“蒞事常持敬簡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蒞事常持敬簡心”全詩
鼓角三城新令肅,袴襦萬井舊恩深。
養民但積和平福,蒞事常持敬簡心。
遠業設施殊未老,巨川東逝日西沉。
分類:
作者簡介(崔與之)

崔與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謚清獻,原籍寧都白鹿營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紹熙四年(1193)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授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著有《崔清獻公集》。
《哭趙清之》崔與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作者是宋代的崔與之,題目是《哭趙清之》。很遺憾,這首詩詞的內容在你提供的信息中有一些缺失,有幾個字無法辨認。然而,我可以根據已有的信息來給你提供一些分析和賞析。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的分析(請注意,這個譯文僅僅是根據提供的信息進行的猜測):
中文譯文(猜測):
天南□□□重臨,
遺愛猶存蔽□陰。
鼓角三城新令肅,
袴襦萬井舊恩深。
養民但積和平福,
蒞事常持敬簡心。
遠業設施殊未老,
巨川東逝日西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趙清之的哀悼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詩中的情景可能是在某個特定的地點,這個地方可能是天南,但具體細節不明確。
作者描述了趙清之的重臨,這表明趙清之可能已經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響仍然存在。他留下的愛和恩情像陰影一樣遮蔽著人們的心靈。
詩中提到了鼓角三城,這可能指的是一個軍事要塞或城市,新的命令使得這里變得莊重肅穆。袴襦萬井表示這個地方的民眾,他們對趙清之的敬愛和感激深深地根植于心。
詩中還提到了養民和平福的積累,這可能是指趙清之在官職上的努力,致力于養民和保障和平與福祉。他在處理事務時一直持有敬簡之心,即恪守簡樸和敬畏之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遠業設施殊未老,巨川東逝日西沉,這揭示了作者對自己和趙清之一樣,雖然在遠離家鄉追求事業,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消逝使人感到無奈和沉重。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趙清之的哀悼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對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敬意,并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蒞事常持敬簡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zhào qīng zhī
哭趙清之
tiān nán zhòng lín, yí ài yóu cún bì yīn.
天南□□□重臨,遺愛猶存蔽□陰。
gǔ jiǎo sān chéng xīn lìng sù, kù rú wàn jǐng jiù ēn shēn.
鼓角三城新令肅,袴襦萬井舊恩深。
yǎng mín dàn jī hé píng fú, lì shì cháng chí jìng jiǎn xīn.
養民但積和平福,蒞事常持敬簡心。
yuǎn yè shè shī shū wèi lǎo, jù chuān dōng shì rì xī chén.
遠業設施殊未老,巨川東逝日西沉。
“蒞事常持敬簡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