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盤秦鼎失精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商盤秦鼎失精神”全詩
煩君惜取鑄金手,留待人間周伯仁。
分類:
作者簡介(李劉)
李劉(1175-1245),字公甫,號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縣張坊鄉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駢文作家。自幼聰明好學,喜作駢文詩詞。嘉定元年(1208)中進士(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寧鄉縣(今湖南寧鄉)主簿。曹彥約為湖廣總領時,留為幕僚。董居誼出任四川制置使時曾為屬僚。先后在四川榮、眉兩州任知州,后擔任西南一帶的漕運使,統領成都等諸路軍馬,以御使大夫之職負責四川(含云、貴)的軍、政事務,掌八印于一身。后遷兩浙運干,歷任禮部郎官兼崇政殿說書、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書舍人兼直院,寶章閣待制等職。他治事果斷,措施得當,僚佐無不嘆服。
《贈刻圖書處士二首》李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刻圖書處士二首》是宋代作者李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手揮斤出古文,
商盤秦鼎失精神。
煩君惜取鑄金手,
留待人間周伯仁。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劉向一位圖書處士致以贈詞的作品。詩人以自己信手揮斤的才能寫出古文,暗示自己的文才超群。商盤和秦鼎都是古代的重要文物,但它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和價值。詩人希望這位圖書處士能珍惜他的才能,把他的作品銘刻下來,留給后世的人們,特別是向周伯仁這樣的有才德之人。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同時也對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傳承的重要性有所思考。詩人以信手揮斤的方式形容自己的文才,暗示自己的才能非常出眾。商盤和秦鼎是兩個重要的文物,但它們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失去了對人們的吸引力。因此,詩人希望這位圖書處士能夠珍惜他的作品,把它們鑄刻下來,傳承給后人,尤其是給像周伯仁這樣有才德的人。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才的自豪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通過對古文、文物和有才德之人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人才的期待。這首詩詞在表達自我價值的同時,呼吁后人珍惜文化遺產,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商盤秦鼎失精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kè tú shū chǔ shì èr shǒu
贈刻圖書處士二首
xìn shǒu huī jīn chū gǔ wén, shāng pán qín dǐng shī jīng shén.
信手揮斤出古文,商盤秦鼎失精神。
fán jūn xī qǔ zhù jīn shǒu, liú dài rén jiān zhōu bó rén.
煩君惜取鑄金手,留待人間周伯仁。
“商盤秦鼎失精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