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元起自鋤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君元起自鋤犂”全詩
要為爾民除十害,肯容苛政奪三時。
分類:
作者簡介(真德秀)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縣晉陽鎮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與魏了翁齊名的一位著名理學家,也是繼朱熹之后的理學正宗傳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確立理學正統地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長沙勸耕》真德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沙勸耕》是宋代真德秀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使君元起自鋤犂,
田野辛勤事總知。
要為爾民除十害,
肯容苛政奪三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真德秀對農耕勞動的推崇和對官員的勸誡。詩中的“使君”指的是官員,他們應該親自參與農耕勞動,了解農田的艱辛與辛勤。詩人呼吁官員們要為人民除去各種困擾和害處,并且不要實行苛政,以保障人民的安定和福祉。
賞析:
《長沙勸耕》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真德秀的詩意。詩中的“使君”代指官員,他們應該了解農田的辛勞,與人民共同勞作,不僅僅是坐在官府中享受權力和福利。真德秀強調了官員的責任,他們應該關心人民的生活,努力為人民解決問題,除去人民的困擾和害處。
詩中的“十害”和“苛政奪三時”是指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不良現象,如稅收過重、徭役繁重、官員貪污等。真德秀呼吁官員們要善于傾聽人民的聲音,理解人民的疾苦,并且采取措施去除這些困擾,減輕人民的負擔。
整首詩詞意境簡練,抒發了真德秀對于良好的官員素質的期望,詩人通過對農耕勞動的贊美和對官員的勸誡,表達了他對社會安定和人民福祉的關切。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情感滲透,引人深思。
“使君元起自鋤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 quàn gēng
長沙勸耕
shǐ jūn yuán qǐ zì chú lí, tián yě xīn qín shì zǒng zhī.
使君元起自鋤犂,田野辛勤事總知。
yào wèi ěr mín chú shí hài, kěn róng kē zhèng duó sān shí.
要為爾民除十害,肯容苛政奪三時。
“使君元起自鋤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