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盡處通天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孝心盡處通天地”全詩
孝心盡處通天地,善行多時福子孫。
分類:
作者簡介(真德秀)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縣晉陽鎮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與魏了翁齊名的一位著名理學家,也是繼朱熹之后的理學正宗傳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確立理學正統地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長沙勸耕》真德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沙勸耕》是宋代真德秀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鞠育當知父母恩,
弟兄更合識卑尊。
孝心盡處通天地,
善行多時福子孫。
詩意:
這首詩詞強調了尊敬父母和親情的重要性,以及兄弟之間相互尊重的價值。詩人認為孝心之深能夠貫通天地,而善行的積累將給子孫后代帶來福祉。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崇尚孝道和弘揚家庭倫理的觀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之一。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鞠育當知父母恩"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鞠育"指的是恭敬地頂禮,這里表達了對父母的敬重之情。詩人通過這句話告誡人們要知道父母的恩情,要以虔誠的心去孝順父母。
第二句"弟兄更合識卑尊"強調了兄弟之間的親情和相互尊重。"合識卑尊"意味著兄弟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不分高低尊卑。這句話體現了家庭和睦相處的理念,以及親人之間平等互助的態度。
第三句"孝心盡處通天地"表達了孝心的偉大和深遠。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下,只要心中懷有孝道,孝心就能傳達到任何地方。這句話強調了孝道的普適性和超越性,將孝心與宇宙相聯系。
最后一句"善行多時福子孫"強調了善行積累帶來的好處。通過行善積德,人們可以為子孫后代帶來福祉。這句話提醒人們要以善行為指導,為了未來的世代積累美好的福報。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家庭倫理和傳統道德觀念,強調了孝道、親情和善行的重要性。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親情和社會責任的價值觀,鼓勵人們秉持著這些價值觀去生活,構建和諧的家庭與社會。
“孝心盡處通天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 quàn gēng
長沙勸耕
jū yù dāng zhī fù mǔ ēn, dì xiōng gèng hé shí bēi zūn.
鞠育當知父母恩,弟兄更合識卑尊。
xiào xīn jǐn chù tōng tiān dì, shàn xíng duō shí fú zǐ sūn.
孝心盡處通天地,善行多時福子孫。
“孝心盡處通天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