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亦識使君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童亦識使君心”全詩
把向田間歌幾遍,兒童亦識使君心。
分類:
作者簡介(真德秀)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縣晉陽鎮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與魏了翁齊名的一位著名理學家,也是繼朱熹之后的理學正宗傳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確立理學正統地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長沙勸耕》真德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沙勸耕》是宋代真德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不教言語太艱深,
為要人人可諷吟。
把向田間歌幾遍,
兒童亦識使君心。
詩意: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勸耕,呼吁人們積極從事耕作。詩人真德秀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他的觀點:不要用過于深奧的言語來勸誘人們,而是應該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使每個人都能體味到耕作的樂趣和重要性。他希望大家都能親自走向田間,體驗耕作的過程,并通過歌唱的方式將這種心境傳達出去。甚至兒童也能理解并體認到使君(指詩人自己)的用心。
賞析:
《長沙勸耕》以簡練的語言和明確的勸誡,表達了真德秀對耕作的重視和推崇。詩中的表述簡單直接,沒有過多修飾,使讀者能夠迅速理解詩人的意圖。真德秀通過鼓勵人們親自參與耕作,以及將這種經歷傳授給兒童,展示了他對農耕文化的珍視。他認為耕作不僅僅是一種生計手段,更是一種精神和生活方式,希望人們能夠從中得到樂趣和啟發。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呈現了耕作的重要性,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務實和自力更生的價值觀。詩人并沒有使用過于復雜的修辭手法,而是選擇了直接的表達方式,使詩詞更具普適性和感染力。通過兒童也能理解使君心意的描繪,詩人強調了耕作的普及性和對下一代的傳承意義。
總的來說,《長沙勸耕》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真德秀對耕作的推崇和重視,呼吁人們親自參與耕作,并將這種經歷傳承給下一代。它展示了農耕文化的珍貴性和生活智慧,具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令人思索和贊嘆。
“兒童亦識使君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 quàn gēng
長沙勸耕
bù jiào yán yǔ tài jiān shēn, wèi yào rén rén kě fěng yín.
不教言語太艱深,為要人人可諷吟。
bǎ xiàng tián jiān gē jǐ biàn, ér tóng yì shí shǐ jūn xīn.
把向田間歌幾遍,兒童亦識使君心。
“兒童亦識使君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