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容自覺隨風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容自覺隨風老”全詩
芳容自覺隨風老,落盡桃花暗斷腸。
分類:
作者簡介(周端臣)
周端臣,宋詞人。字彥良,號葵窗。建業(今南京)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寓臨安。宋周密《武林舊事》云其曾經“御前應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釋斯植《采芝集·挽周彥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詞作今存九首,內容多為傷春、怨別,其中有四首“西湖”詞。亦能詩,《詩家鼎臠》及《宋詩紀事》收其詩九首。有《葵窗詞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輯有其詩一卷。 周端臣詩,以影印文淵閣《四車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古斷腸曲三十首》周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斷腸曲三十首》是宋代詩人周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裛裛羅巾淚粉光,
綠琴哀怨調凄涼。
芳容自覺隨風老,
落盡桃花暗斷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悲痛和凄涼情緒。詩中通過描寫她輕拭淚痕和臉上的粉妝,以及她彈奏的綠色琴弦所傳達的悲愴的音調,表達了她內心深處的哀傷和憂愁。她感覺到自己的容顏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蒼老,而那些美麗的桃花也凋謝殆盡,這使她的心靈深感痛苦和絕望。
賞析:
《古斷腸曲三十首》是一首以悲愁情懷為主題的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悲傷和失落情緒。
首先,詩中的“裛裛羅巾淚粉光”描繪了女子輕拭淚痕的情景。使用了“裛裛”來形容羅巾的輕盈飄動,淚痕隨之搖曳,表現出她內心的悲傷和不安。
其次,詩中的“綠琴哀怨調凄涼”通過綠色琴弦所傳達的音調,進一步增強了悲傷的氛圍。綠色象征著生命的凋落和希望的消逝,琴弦的哀怨音調則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憂傷。
接著,詩句“芳容自覺隨風老”表達了女子對自身容顏逐漸衰老的感受。她感覺到歲月的流逝,不可抵擋地使她的容貌逐漸凋零,這進一步加深了她內心的痛苦。
最后,詩中的“落盡桃花暗斷腸”以桃花的凋謝為象征,表達了女子內心的絕望和無奈。桃花是春天的象征,而當桃花凋零時,也意味著美麗的事物的終結,這使女子的心靈感到極度的痛苦和失落。
整首詩通過對細膩情感和凄涼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女子內心的痛苦和絕望。詩人運用意象和比喻,將女子的悲傷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以此表達人生的無常和不可挽回的遺憾。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風格和特點。
“芳容自覺隨風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duàn cháng qū sān shí shǒu
古斷腸曲三十首
yì yì luó jīn lèi fěn guāng, lǜ qín āi yuàn diào qī liáng.
裛裛羅巾淚粉光,綠琴哀怨調凄涼。
fāng róng zì jué suí fēng lǎo, luò jǐn táo huā àn duàn cháng.
芳容自覺隨風老,落盡桃花暗斷腸。
“芳容自覺隨風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