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日春閒過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十日春閒過了”全詩
七十日春閒過了,半分春色尚猶慳。
分類:
作者簡介(家鉉翁)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權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德祐初,權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侍右侍郎,兼樞密都承旨。二年(1276),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賈馀慶、吳堅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奉使元營,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后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馀》一卷。詞存三首收于《全宋詞》中。
《春欲暮雪作不已簡子新》家鉉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家鉉翁所作,題為《春欲暮雪作不已簡子新》。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前草色渾未露,
塢外桃花肯破顏。
七十日春閒過了,
半分春色尚猶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季即將結束時的景象。在庭院里,青草還未完全顯露出來,而在塢外的桃花卻勉強綻放。經過了七十天的春光逝去,只有一半的春色仍然舍不得離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感慨。詩中的庭前和塢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庭前的青草還未生長出來,而塢外的桃花已經開放。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對春天結束的焦慮和不舍之情。
詩中的“七十日春閒過了”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七十天的春光已經消逝。詩人通過這個數字,強調了春天的短暫和珍貴。而“半分春色尚猶慳”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貪戀和不舍之情,即使春天已經過去了,他仍然希望能夠多留一些春色。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離別之感,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深情。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使讀者對春天的美好產生共鳴和思考。
“七十日春閒過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ù mù xuě zuò bù yǐ jiǎn zi xīn
春欲暮雪作不已簡子新
tíng qián cǎo sè hún wèi lù, wù wài táo huā kěn pò yán.
庭前草色渾未露,塢外桃花肯破顏。
qī shí rì chūn xián guò le, bàn fēn chūn sè shàng yóu qiān.
七十日春閒過了,半分春色尚猶慳。
“七十日春閒過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