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全詩
持此白頭兮言何所,默已不堪兮哭微更苦。
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
分類:
作者簡介(羅椅)
羅椅(1214—1292) 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遠,號澗谷(一作間谷)。宋寶佑丙辰(1256)以“四貢元”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進士,知贛州信豐縣。選潭州軍學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舉,朝請大夫,遷監察御使。時賈似道專權蔽主,椅上書直言,遭報復。公以國事不可為,憂郁成疾,往來潭、吉間,茶陵乃必經之地,竟愛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1277)以疾卒于署。
《孫氏女哀詞三章》羅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孫氏女哀詞三章》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羅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蕭颯啊,白露降臨,
豈不是日月照射著我的墳墓。
我手持著這張白發,說著何事呢?
我默默地已經無法忍受,哭泣愈發痛苦。
我的子孫們為我而悲傷,這慟哭將傳承萬萬古。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孫氏女子對自己老去、逝去的時光和死亡的思考和悲傷之情。詩中以秋風凄涼、白露凝結的景象,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作者持著白發,反思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的意義,默默地承受著無法言喻的痛苦,最終以深沉的哭泣來宣泄內心的悲傷。最后,詩人以“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一句,表達了對后代的關懷和對身后事物的關注,也暗示了人類存在的延續和生命的意義。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無常的思考和悲傷。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個人內心的矛盾情感,詩人成功地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存在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表達對子孫后代的關心,詩人也傳遞了一種家族情感和傳統價值觀的延續。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對讀者而言是一次深入思考和共鳴的體驗。
“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n shì nǚ āi cí sān zhāng
孫氏女哀詞三章
qiū fēng xiāo sà xī bái lù xià, qǐ bù rì yuè xī zhào wǒ xià tǔ.
秋風蕭颯兮白露下,豈不日月兮照我下土。
chí cǐ bái tóu xī yán hé suǒ, mò yǐ bù kān xī kū wēi gèng kǔ.
持此白頭兮言何所,默已不堪兮哭微更苦。
ér sūn wèi wú yī tòng xī wàn wàn gǔ.
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
“兒孫為吾一慟兮萬萬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