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攜弓劍上邊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攜弓劍上邊頭”出自宋代蕭元之的《偶成》,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dú xié gōng jiàn shàng biān tóu,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獨攜弓劍上邊頭”全詩
《偶成》
拋卻滄江事遠游,獨攜弓劍上邊頭。
群胡忽遁陰山北,欲渡河冰不自由。
群胡忽遁陰山北,欲渡河冰不自由。
分類:
《偶成》蕭元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成》是宋代詩人蕭元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拋卻滄江事遠游,
獨攜弓劍上邊頭。
群胡忽遁陰山北,
欲渡河冰不自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遠行的場景,詩人拋卻了現實生活的瑣事,獨自帶著弓箭上山頭冒險。在北方的陰山脈,突然遇到了一群匈奴人,想要渡過結冰的河流,卻發現自由受到了限制。
賞析:
《偶成》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展示了一個冒險旅行的片段。首句“拋卻滄江事遠游”,表達了詩人拋開塵世煩惱,追求遠方自由的心情。接著,“獨攜弓劍上邊頭”,強調了詩人孤身一人,帶著武器踏上山頭,意味著他面臨危險和挑戰。
第三句“群胡忽遁陰山北”,通過描述遇到的一群匈奴人,增加了緊張和戰斗的氛圍。這里的“胡”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也象征著不同于漢族的異域文化。最后一句“欲渡河冰不自由”,通過描寫結冰的河流,表達了詩人想要渡河卻受到限制的情景。這里的“河冰不自由”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障礙,也可以理解為他在追求自由時面臨的困境和阻礙。
整首詩詞意境獨特,通過描繪遠行途中的困境和挑戰,反映了詩人追求自由和冒險精神的內在追求。同時,通過與異域文化的對比,強調了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整體而言,《偶成》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小故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喚起讀者對自由和冒險的思考。
“獨攜弓劍上邊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偶成
pāo què cāng jiāng shì yuǎn yóu, dú xié gōng jiàn shàng biān tóu.
拋卻滄江事遠游,獨攜弓劍上邊頭。
qún hú hū dùn yīn shān běi, yù dù hé bīng bù zì yóu.
群胡忽遁陰山北,欲渡河冰不自由。
“獨攜弓劍上邊頭”平仄韻腳
拼音:dú xié gōng jiàn shàng biān tóu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獨攜弓劍上邊頭”的相關詩句
“獨攜弓劍上邊頭”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獨攜弓劍上邊頭”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獨攜弓劍上邊頭”出自蕭元之的 《偶成》,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