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受辭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朝受辭訟”出自唐代陸子的《嘲父》,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yī zhāo shòu cí sòng,詩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一朝受辭訟”全詩
《嘲父》
陸余慶,筆頭無力觜頭硬。
一朝受辭訟,十日判不竟。
一朝受辭訟,十日判不竟。
分類:
《嘲父》陸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父》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陸子。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陸余慶,筆頭無力,嘲笑父親的無能。一朝受到訴訟,十天判決不出結果。
詩意:
這首詩詞以諷刺的口吻嘲笑父親的無能和缺乏決斷力。詩中的主人公陸余慶表示自己筆頭無力,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然而,當他自己陷入了訴訟之中時,法官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決,從而表現出整個司法系統的拖延和無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諷刺手法,揭示了作者對社會和司法系統的不滿和批判。詩中的陸余慶雖然自稱筆頭無力,但他用詩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揭示了父親的無能和整個司法系統的懈怠。這種諷刺和批評的態度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對官僚制度和司法系統的不滿情緒。作者通過詩詞的形式,借助詩人的話語權,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以及對事實的直接揭示,呈現了一種諷刺的意境。詩中的父親和法官形象的對比,突出了父親的無能和司法系統的拖延。同時,詩中的"一朝"和"十日"也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拖延導致的結果不確定性。這種明快而直接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的意境更加生動、貼近讀者的心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一種諷刺的口吻,揭示了作者對父親的無能和整個司法系統的不滿。通過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這種批判意識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啟示作用。
“一朝受辭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fù
嘲父
lù yú qìng, bǐ tóu wú lì zī tóu yìng.
陸余慶,筆頭無力觜頭硬。
yī zhāo shòu cí sòng, shí rì pàn bù jìng.
一朝受辭訟,十日判不竟。
“一朝受辭訟”平仄韻腳
拼音:yī zhāo shòu cí sòng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一朝受辭訟”的相關詩句
“一朝受辭訟”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一朝受辭訟”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一朝受辭訟”出自陸子的 《嘲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