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枝不下暮棲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虬枝不下暮棲鴉”全詩
南北汛頭重夾寨,東西河口對浮槎。
霜凋木葉清威遠,日壓扶桑映覺華。
卻羨庭松饒古意,虬枝不下暮棲鴉。
¤
分類:
《春懷六首》孫承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懷六首》是明代詩人孫承宗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邊塞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思念和對邊塞生活的理解。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邊城燈火凈胡笳,
擐甲誰堪問室家。
南北汛頭重夾寨,
東西河口對浮槎。
霜凋木葉清威遠,
日壓扶桑映覺華。
卻羨庭松饒古意,
虬枝不下暮棲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邊塞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燈火輝煌的邊城和擐甲出征的戰士,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戰爭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邊城燈火凈胡笳"描繪了邊城的夜晚景象,燈火輝煌,胡笳聲清悠。這里的"胡笳"指的是胡人的樂器,表明邊城的夜晚非常繁華和熱鬧。
接著,詩中提到了戰士們擐甲出征的情景,"擐甲誰堪問室家"表達了戰士們離家出征的艱辛和無奈。他們背負著沉重的戰爭責任,面臨著離別親人的痛苦和不確定的歸程。
然后,詩中提到了南北汛頭夾寨的景象,東西河口對浮槎。這里描繪了邊塞地區南北的汛水洶涌,戰士們在夾寨之間奮力守衛。東西的河口對浮槎,則表明邊塞地區的河流交匯,形勢復雜。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霜凋木葉、日壓扶桑的景象,表達了邊塞的嚴寒和遼闊。霜凋木葉清威遠,日壓扶桑映覺華,表明邊塞地區的氣候嚴寒,陽光照耀下的景色蒼涼而壯美。
最后兩句"卻羨庭松饒古意,虬枝不下暮棲鴉"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庭松是指庭院中的松樹,它象征著家庭的和平和安寧。作者羨慕家鄉的松樹,因為它們富有古意,而自己身處邊塞,虬枝上的暮棲鴉不停歇,暗示戰亂不斷,生活不安穩。
整首詩通過對邊塞春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戰爭和家園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思念和對邊塞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艱苦環境和戰爭氛圍,同時也表達了對家庭和平與寧靜生活的向往。
“虬枝不下暮棲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huái liù shǒu
春懷六首
biān chéng dēng huǒ jìng hú jiā, huàn jiǎ shuí kān wèn shì jiā.
邊城燈火凈胡笳,擐甲誰堪問室家。
nán běi xùn tóu zhòng jiā zhài, dōng xī hé kǒu duì fú chá.
南北汛頭重夾寨,東西河口對浮槎。
shuāng diāo mù yè qīng wēi yuǎn, rì yā fú sāng yìng jué huá.
霜凋木葉清威遠,日壓扶桑映覺華。
què xiàn tíng sōng ráo gǔ yì, qiú zhī bù xià mù qī yā.
卻羨庭松饒古意,虬枝不下暮棲鴉。
¤
“虬枝不下暮棲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