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歷長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周歷長隆”全詩
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
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分類: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是唐代女皇武則天創作的一首樂章,表達了她統治下的國家盛世景象和君臣團結的美好景象。
中文譯文:
千官恭敬地辦公事,萬國前來朝拜。
貴賓紛紛到來,遠道而來,聚集在三宮。
君臣互相尊敬,像魚和水一樣融洽。
智慧的圖謀永遠存在,循環不斷,長久興盛。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朝廷的繁榮景象,各國使臣蜂擁而至,表示了對唐朝統治的敬仰和臣屬的態度。君臣之間團結一致,相互尊重,象征著國家的和諧和穩定。作者表達了希望唐朝能夠長久興盛,君臣和睦共處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豪華的場面和輝煌的景象來描繪唐朝的國力和榮耀。通過千百官員肅立辦公、萬國朝拜的描寫,展現了唐朝盛世的景象。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君臣團結合作、國家長治久安的美好愿景。整首詩氣勢磅礴、韻味豐富,用詞簡潔明了,猶如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示了唐朝的繁榮與輝煌。
“周歷長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míng táng yuè zhāng yíng sòng wáng gōng
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
qiān guān sù shì, wàn guó cháo zōng.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
zài yán bǎi pì, yuán jí sān gōng.
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jūn chén dé hé, yú shuǐ sī tóng.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
ruì tú fāng yǒng, zhōu lì zhǎng lóng.
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周歷長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