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前度到金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稱前度到金陵”全詩
崖屋乍隨春漲徙,灘舟專候早潮升。
清時閭左衣形緩,儉歲江東米價增。
從客諱言新入洛,自稱前度到金陵。
¤
分類:
《江行俳體十二首》鐘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俳體十二首》是明代詩人鐘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門市火亂漁燈,
銜尾官艘也系罾。
崖屋乍隨春漲徙,
灘舟專候早潮升。
清時閭左衣形緩,
儉歲江東米價增。
從客諱言新入洛,
自稱前度到金陵。
譯文:
千門市中火勢猛烈,漁燈也在混亂中搖曳。
官船拖著尾巴,也被漁網所束縛。
崖上的房屋隨著春水暫時遷徙,
灘上的小舟專程等待潮水的漲升。
在清明時節,閭左衣著松懈,
節儉的歲月里,江東的米價上漲。
作為客人,不敢直言自己是新來洛陽,
自稱是以前到過金陵的人。
詩意:
《江行俳體十二首》描繪了明代時期江南地區的景象和社會狀況。詩中通過火災和漁燈混亂的描述,展現了千門市的繁忙和喧囂。官船被漁網所束縛,象征著官僚體制的困擾和限制。崖上的居民在春水漲落之間遷徙,暗示著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順應和適應能力。灘上的小舟專程等待潮水的漲升,折射出人們對時機的敏銳把握和等待。
詩中還揭示了社會的變遷。詩人描述了清明時節衣著松懈的閭左,反映了時代的寬松和人們對身份和禮節的放松態度。同時,儉樸的歲月中江東米價上漲,顯示了經濟的變動和社會的動蕩。
最后兩句詩,詩人暗示自己是新來洛陽的客人,但不敢直言自己的身份,而是自稱是以前到過金陵的人,這種含蓄和退避的態度,可能是詩人對于時代變革和社會困境的回應。
賞析:
《江行俳體十二首》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明代江南社會的景象和風貌。詩詞通過對生活細節的刻畫,展示了社會的繁忙、人與自然的互動以及社會經濟的變遷。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物與社會現象相融合,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詩詞中折射出的社會變遷和人情冷暖,以及詩人對時代和社會的思考,使得《江行俳體十二首》成為一首具有時代意義和深遠內涵的作品。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摹和含蓄的表達,為讀者展現了明代社會的片段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引發人們對于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自稱前度到金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pái tǐ shí èr shǒu
江行俳體十二首
qiān mén shì huǒ luàn yú dēng, xián wěi guān sōu yě xì zēng.
千門市火亂漁燈,銜尾官艘也系罾。
yá wū zhà suí chūn zhǎng xǐ, tān zhōu zhuān hòu zǎo cháo shēng.
崖屋乍隨春漲徙,灘舟專候早潮升。
qīng shí lǘ zuǒ yī xíng huǎn, jiǎn suì jiāng dōng mǐ jià zēng.
清時閭左衣形緩,儉歲江東米價增。
cóng kè huì yán xīn rù luò, zì chēng qián dù dào jīn líng.
從客諱言新入洛,自稱前度到金陵。
¤
“自稱前度到金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