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掃攙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上掃攙搶”全詩
召募河源去,長屯都護營。
登山望敵氣,間道擊胡兵。
十決推雄戰,連呼扶漢旌。
云中息刁斗,天上掃攙搶。
坐弄胡笳月,梅花隴水清。
分類:
作者簡介(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后遷居吳縣。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少年行》徐禎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行》是一首明代徐禎卿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生長在邊城,
騎射有聲名。
召募河源去,
長屯都護營。
登山望敵氣,
間道擊胡兵。
十決推雄戰,
連呼扶漢旌。
云中息刁斗,
天上掃攙搶。
坐弄胡笳月,
梅花隴水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年輕人成長為勇敢戰士的故事。詩人生長在邊城,以其出色的騎射技藝而聞名。他應征入伍,被派往河源,在長屯都護營服役。他站在山上遠望敵情,秘密穿越小道襲擊胡人的軍隊。在激烈的戰斗中,他展現出十足的勇猛,呼喊聲連綿不斷,扶持漢朝的旗幟高高飄揚。他與敵人搏斗,云中的敵機被他擊落,天空中的戰亂也被他平息。他坐下來彈奏著胡笳,月光下,梅花和隴水清澈如鏡。
賞析:
《少年行》通過描述一個少年在邊疆戰斗的情景,展現了年輕人的英勇和忠誠。詩中所描繪的場景充滿了戰爭的緊張和激烈,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邊疆士兵的贊美和敬意。
詩中的少年是一個英勇無畏的戰士,他以出色的騎射技藝獲得了聲名。他志愿參軍,奔赴河源,在長屯都護營中接受訓練。他站在山上俯瞰敵情,通過秘密的間道襲擊胡人的軍隊,展現了他的智謀和勇氣。在戰斗中,他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廝殺,用十足的決心推動戰斗,連呼扶持漢朝的旗幟。他的勇敢行為使云中的敵機平息,天空中的戰亂消弭。最后,他坐下來,彈奏著胡笳,享受著和平的時刻,月光下,梅花和隴水清澈如鏡,展現了詩人對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鏗鏘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少年戰士的英勇行動,抒發了作者對邊疆士兵的贊美和對和平的向往。它展示了年輕人的朝氣和勇敢,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這首詩通過形象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戰爭與和平、勇敢與溫暖之間的反差,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天上掃攙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xíng
少年行
shēng zhǎng zài biān chéng, qí shè yǒu shēng míng.
生長在邊城,騎射有聲名。
zhào mù hé yuán qù, zhǎng tún dū hù yíng.
召募河源去,長屯都護營。
dēng shān wàng dí qì, jiān dào jī hú bīng.
登山望敵氣,間道擊胡兵。
shí jué tuī xióng zhàn, lián hū fú hàn jīng.
十決推雄戰,連呼扶漢旌。
yún zhōng xī diāo dǒu, tiān shàng sǎo chān qiǎng.
云中息刁斗,天上掃攙搶。
zuò nòng hú jiā yuè, méi huā lǒng shuǐ qīng.
坐弄胡笳月,梅花隴水清。
“天上掃攙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