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牧馬夜郎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將軍牧馬夜郎東”全詩
靈臺向夕占星色,已報攙搶墮海中。
分類:
作者簡介(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南征歌六首》唐順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征歌六首》是明代詩人唐順之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草木千山鼓角風,
將軍牧馬夜郎東。
靈臺向夕占星色,
已報攙搶墮海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征戰爭的場景,并表達了將軍出征的壯志豪情。詩人以草木千山的景象和鼓角聲來形容南方的風勢,暗示著將軍帶領著軍隊踏風而行。將軍牧馬夜郎東,意味著將軍帶領軍隊征服了遠方的敵人夜郎國。靈臺向夕占星色,表達了將軍在夕陽下占卜星象,寓意將軍具備睿智與預見未來的能力。最后兩句表明南征的戰斗已經開始,已經傳來了戰況的報道,暗示著戰局正在發生變化。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雄壯的語言描繪了南征的情景,展現了將軍出征的英勇氣概和智略過人的一面。詩人運用大自然的景象和聲音來烘托戰爭的緊張氛圍,給人以軍旅壯志的感受。通過描述將軍牧馬夜郎東,將軍的威武形象得以展示,同時也表達了對敵國的征服和勝利的預期。詩人以靈臺向夕占星色表現了將軍的智慧和預見未來的能力,這種神秘的氛圍增添了一種令人向往的色彩。
整首詩的氣勢恢宏,用詞簡練而富有力量感。通過將軍南征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將軍的贊美和對戰爭的崇敬,同時也展示了將軍的智勇和決斷力。這首詩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和音樂感,讀來給人一種激昂奮進的感覺,彰顯了將軍南征的豪情壯志。
“將軍牧馬夜郎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zhēng gē liù shǒu
南征歌六首
cǎo mù qiān shān gǔ jiǎo fēng, jiāng jūn mù mǎ yè láng dōng.
草木千山鼓角風,將軍牧馬夜郎東。
líng tái xiàng xī zhān xīng sè, yǐ bào chān qiǎng duò hǎi zhōng.
靈臺向夕占星色,已報攙搶墮海中。
“將軍牧馬夜郎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