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尋煙月卻歸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尋煙月卻歸時”全詩
況是稻梁厭足日,好尋煙月卻歸時。
跡參詩雅何年盡,名擊仙經四海知。
應到昆丘指來歷,曾陪鴛鷺浴華池。
分類:
《鶴》張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鶴》
作者:張詠
朝代:宋代
共憐潔白本天姿,
縱在泥塵性不卑。
況是稻梁厭足日,
好尋煙月卻歸時。
跡參詩雅何年盡,
名擊仙經四海知。
應到昆丘指來歷,
曾陪鴛鷺浴華池。
中文譯文:
大家共同欣賞潔白的天鶴的本來面貌,
即使在塵土中也不失其高貴。
何況在稻田和麥浪中度過的日子已經厭煩,
喜歡尋找煙雨和明月,卻總是歸來的時候。
這種高雅的跡象何時會消失,
名聲傳遍了四海的仙經也有所了解。
應該到昆丘上指點來歷,
曾經陪伴著鴛鷺一起在華池中沐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鶴的形象為主題,表達了對鶴高潔自然的贊美和對世俗塵囂的厭倦。詩人通過對鶴的描寫,展現了鶴的高貴和不同凡俗的特質,與塵世間的泥塵不相沾染。鶴在田野間飛翔,感到厭倦,渴望尋找煙雨和明月的美景,但最終還是回歸到自己的領地。
詩中提到了“跡參詩雅何年盡”,表示對鶴的雅致形象的思考,暗示了人生短暫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名擊仙經四海知”則表達了鶴的聲名遠揚,被廣泛認知和傳頌。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鶴應該到昆丘上來指點人們關于自己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曾經與鴛鷺一起在華池中沐浴的情景。這些描寫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讓讀者感受到了鶴的高貴和與眾不同。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鶴的形象和意境,表達了對高潔自然的向往和對塵世喧囂的厭倦,既展示了詩人對鶴的贊美,也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鶴的高雅和超然的氣質,也可以從中體味到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好尋煙月卻歸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鶴
gòng lián jié bái běn tiān zī, zòng zài ní chén xìng bù bēi.
共憐潔白本天姿,縱在泥塵性不卑。
kuàng shì dào liáng yàn zú rì, hǎo xún yān yuè què guī shí.
況是稻梁厭足日,好尋煙月卻歸時。
jī cān shī yǎ hé nián jǐn, míng jī xiān jīng sì hǎi zhī.
跡參詩雅何年盡,名擊仙經四海知。
yīng dào kūn qiū zhǐ lái lì, céng péi yuān lù yù huá chí.
應到昆丘指來歷,曾陪鴛鷺浴華池。
“好尋煙月卻歸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