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歸山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遂歸山計”全詩
為客間相似,趨時懶一般。
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
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干。
分類:
《寄行肇上人》釋文兆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行肇上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文兆。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行肇上人》
詩禪同所尚,邂逅在長安。
為客間相似,趨時懶一般。
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
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禪修觀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作者在長安偶然遇到了行肇上人,兩人都對詩和禪修有共同的追求。作者以客人的身份在外地行走,感覺與當地人并無太大差別,常常隨波逐流,不太愿意努力追求時機。他們分別在秋天的閣樓里思考問題,夜晚寒冷時對坐在夜堂中,寂靜而冷清。作者本想歸山修行,但計劃未能實現,歲月的流轉使他的發髻已經斑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禪修之旅和對人生流轉的思考。詩中的"詩禪同所尚"表明作者將詩和禪修視為同等重要的事物。長安是當時的首都,也是文化中心,作者在這里遇到了行肇上人,兩人有著相似的心境和興趣。詩中的"為客間相似,趨時懶一般"揭示了作者在外地旅行時感覺與當地人并無太大區別,對于流行的潮流和時尚并不太追求,表現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態度。
詩中的"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描繪了作者和行肇上人在秋天的閣樓和夜堂中的對話場景。秋天的閣樓顯得孤寂而高遠,夜晚的夜堂冷冷清清,給人一種靜謐和寂寥的感覺。這種環境有助于思考和禪修,也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
最后兩句"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干"表達了作者未能實現歸山修行的愿望,時間的流逝使他的發髻已經斑白,暗示了他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未能實現理想的遺憾。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禪修和人生流轉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和對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未遂歸山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íng zhào shàng rén
寄行肇上人
shī chán tóng suǒ shàng, xiè hòu zài cháng ān.
詩禪同所尚,邂逅在長安。
wèi kè jiān xiāng sì, qū shí lǎn yì bān.
為客間相似,趨時懶一般。
fēn tí qiū gé jiǒng, duì zuò yè táng hán.
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
wèi suì guī shān jì, liú nián bìn yǐ gàn.
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干。
“未遂歸山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