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轉唯尋白鹿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轉唯尋白鹿蹤”全詩
春含未得黃鸝報,路轉唯尋白鹿蹤。
庵在月邊長不鎖,興來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鴻來待賃舂。
分類:
《次韻和酬》楊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酬》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蟠。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百招提隱亂峰,
蒼茫豈復辨君鐘。
春含未得黃鸝報,
路轉唯尋白鹿蹤。
庵在月邊長不鎖,
興來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
亦有鴻來待賃舂。
中文譯文:
招提數百處隱匿于峰巒之間,
蒼茫之中難以辨認君子的鐘聲。
春天含著尚未找到的黃鸝的報告,
道路轉彎只尋找白鹿的蹤跡。
庵堂在月光下長久不鎖住,
激動之際突然相逢于天外。
山人們請不要嘲笑身著衣冠的客人,
他們也有鴻雁來訪等待租借磨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山中的隱士們,他們隱居在峰巒之間,蒼茫之中很難辨認他們的存在。這里的“君鐘”可以理解為隱士的聲望或者威望,隱士們隱藏在山中,不被世人所知。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黃鸝的歌聲如同春天的報告,但詩人卻無法找到黃鸝的蹤跡。這里的黃鸝可以理解為美好的事物或者幸福的象征,詩人渴望找到這種美好和幸福,但卻無從尋覓。
第五、六句以庵堂和月邊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情感。庵堂不鎖住,意味著隱士們的心靈是開放的,他們樂于接納外界的一切。而天外的相逢,則象征著一種奇遇和緣分的降臨,詩人在這個時刻感到特別的激動和喜悅。
最后兩句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自嘲,山人們請不要笑話那些穿著衣冠的客人。他們也有鴻雁來訪,等待著租借磨盤,這里的鴻雁和磨盤可以理解為好運和機遇。詩人希望表達出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機遇和幸福,不應該被輕視。
整首詩詞結構簡潔,用字簡練,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還融入了一種隱者與世俗的對立與和諧的思想,傳達了詩人對自由、開放和緣分的向往。
“路轉唯尋白鹿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chóu
次韻和酬
shù bǎi zhāo tí yǐn luàn fēng, cāng máng qǐ fù biàn jūn zhōng.
數百招提隱亂峰,蒼茫豈復辨君鐘。
chūn hán wèi dé huáng lí bào, lù zhuǎn wéi xún bái lù zōng.
春含未得黃鸝報,路轉唯尋白鹿蹤。
ān zài yuè biān cháng bù suǒ, xìng lái tiān wài hū xiāng féng.
庵在月邊長不鎖,興來天外忽相逢。
shān rén mò xiào yì guān kè, yì yǒu hóng lái dài lìn chōng.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鴻來待賃舂。
“路轉唯尋白鹿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