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歸去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山歸去遠”全詩
官為吟詩折,家因好客貧。
故山歸去遠,遺像掛來真。
誰向江頭哭,共鄉三數人。
分類:
《哭潘令》王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潘令》是宋代詩人王琮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河陽的桃李樹啊,我悲傷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因為做官而折磨地吟詩,因為好客而家境貧寒。
故鄉的山巒遙遠,留下的畫像卻真實。
有幾個人在江邊哭泣,與我共居故鄉的只有寥寥數人。
詩意:
《哭潘令》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故鄉離別之情的悲傷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河陽桃李樹象征著美好的家園和幸福的生活,然而詩人卻無法享受到這份美好,他感到沮喪和惆悵,因為沒有等到春天的到來,也沒有得到家鄉的溫暖。詩人以官職吟詩和好客為生,但卻沒有帶來富裕,反而讓他的家境貧困。他渴望回到故鄉的山巒,那是遙遠而難以實現的夢想。最后,他描述了自己和幾個同鄉在江邊哭泣的場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來自同一個故鄉,然而,他們的歸鄉之路卻是孤獨而凄涼的。
賞析:
《哭潘令》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追憶之情。通過描寫桃李樹、官職、家境和故鄉等元素,詩人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詩中的意象鮮明而生動,通過對桃李樹、江頭哭泣等場景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感染力和形象感。詩人的語言簡練,節奏明快,使整首詩詞流暢而富有韻律感。
《哭潘令》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普遍問題,如官場困擾、貧困和離鄉之苦。詩人王琮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表達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抒發。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也具有社會意義,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總之,《哭潘令》是一首充滿憂傷和思鄉之情的詩詞,通過對官場、貧困和故鄉的描繪,將個人的悲傷與社會的冷酷相結合,使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山歸去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pān lìng
哭潘令
hé yáng táo lǐ shù, chóu chàng bù féng chūn.
河陽桃李樹,惆悵不逢春。
guān wèi yín shī zhé, jiā yīn hào kè pín.
官為吟詩折,家因好客貧。
gù shān guī qù yuǎn, yí xiàng guà lái zhēn.
故山歸去遠,遺像掛來真。
shuí xiàng jiāng tóu kū, gòng xiāng sān shù rén.
誰向江頭哭,共鄉三數人。
“故山歸去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