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爐火暖壁燈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爐火暖壁燈青”全詩
門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聽松聲。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夜坐》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夜坐》
朝代:宋代
作者:張嵲
地爐火暖壁燈青,
虛閣風驚鐸亂鳴。
門掩上方山月黑,
北窗危坐聽松聲。
中文譯文:
爐火溫暖地面,壁燈映照青色,
風吹動空閣,使鈴鐸發出混亂的聲響。
門關閉,上方的山月顯得幽暗,
我獨自危坐在北窗旁,聆聽松樹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在寂靜的夜晚中的心境和情感。
第一句描述了地上爐火的溫暖以及壁燈青色的映照,給人一種溫馨寧靜的感覺。這里的地爐火和壁燈可以被視為詩人內心渴望的溫暖和光明。
第二句描繪了虛閣中風的吹動,使鈴鐸發出混亂的聲音。這里的虛閣和風聲可以被理解為外界的干擾和不安,與第一句的溫馨形成對比。這種對比可能暗示著作者內心的矛盾和困擾。
第三句描述了門關閉后上方山上的月亮變得昏暗。這里的山月黑意味著詩人所處環境的寂靜和孤獨。這種孤獨的氛圍可能進一步加強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
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獨自坐在北窗旁聽松樹的聲音。北窗可能代表著詩人的心靈向北,即追求高遠的理想和境界。而松樹的聲音則象征著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與之共鳴的心靈。
整首詩以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溫暖與寂靜、外界干擾與內心困擾、光明與黑暗、孤獨與思考等對比,展示了詩人在夜里的思考和內心世界。同時,通過北窗和松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遠理想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意境。
“地爐火暖壁燈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夜坐
dì lú huǒ nuǎn bì dēng qīng, xū gé fēng jīng duó luàn míng.
地爐火暖壁燈青,虛閣風驚鐸亂鳴。
mén yǎn shàng fāng shān yuè hēi, běi chuāng wēi zuò tīng sōng shēng.
門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聽松聲。
“地爐火暖壁燈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