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殊不作俗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殊不作俗態”全詩
溪邊濯足溪上坐,樵唱一聲秋滿林。
分類: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七》裘萬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七》是宋代裘萬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云殊不作俗態,
流水更似知人心。
溪邊濯足溪上坐,
樵唱一聲秋滿林。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云、水、溪流和林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情之間的關系的感悟。作者觀察到白云飄蕩自然自在,沒有受到世俗的束縛,而流水則仿佛了解人的內心世界。在溪邊洗足,坐在溪水上,聽到樵夫唱歌,感受到秋天充滿了整個林間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觀念,即追求自然和超脫塵世的生活方式。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感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崇敬和對俗世的厭倦。白云和流水成為詩人的比喻對象,體現了自由自在、純潔無邪的品質。而溪邊洗足、坐在溪上,以及樵夫的歌唱,則展示了作者追求自然寧靜、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和對自然的向往。它喚起了讀者對自然之美的感受,引發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抒發,詩人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由、純粹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塵世的厭倦,展現了宋代文人特有的超然情懷。它既是對自然的歌頌,也是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白云殊不作俗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ú zhòng yōng sōng fēng gé yùn shí jiǔ shǒu qí shí qī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七
bái yún shū bù zuò sú tài, liú shuǐ gèng shì zhī rén xīn.
白云殊不作俗態,流水更似知人心。
xī biān zhuó zú xī shàng zuò, qiáo chàng yī shēng qiū mǎn lín.
溪邊濯足溪上坐,樵唱一聲秋滿林。
“白云殊不作俗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