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真意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掬真意多”全詩
正色落芻蕘,一掬真意多。
眾竅本虛寂,其如天籟何。
不悟康衢謠,不識黍離歌。
分類: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劉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劉黻
詩道發金石,
世苦壁聽訛。
正色落芻蕘,
一掬真意多。
眾竅本虛寂,
其如天籟何。
不悟康衢謠,
不識黍離歌。
中文譯文:
與此陽先生共賞二十首感興之詩
詩道發揚金石之韻律,
世間困苦卻將其視為謬誤。
端正的態度落入鄙陋之語,
只需一捧真摯的意境便可。
眾多感官本是虛無寂靜,
宛如天籟之音何其美妙。
人們未能領悟康衢的歌謠,
不識黍離的歌詠之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黻的作品,題為《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詩人以直接的語言表達了對詩道的理解和人們對詩詞的誤解。
首先,詩人說詩道發揚金石之韻律,意味著詩詞應該具備金石錚錚的品質和準確的節奏。然而,現實中的世俗觀念卻將詩詞看作是無足輕重的東西,認為它們只是虛幻、虛假之物。
詩人接著說自己的態度端正,但卻被誤解為鄙陋之語。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詩詞作品的真誠與努力,然而他的努力卻被視為平庸之辭。
接下來,詩人用"一掬真意多"來形容自己的創作,意味著他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是真實而深刻的,只需一捧即可感受到其中的豐富多樣。
下一段中,詩人描述了感官的虛無寂靜。他說眾多感官本是虛無寂靜,意味著詩詞可以超越感官的束縛,帶給人們美妙的感受,就像天籟之音一樣。
最后兩句"不悟康衢謠,不識黍離歌"表達了人們對于優秀詩詞的無知。康衢和黍離都是當時的著名詩人,他們的作品被人們所忽視或不理解。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詩道的理解和對于人們對詩詞的誤解的感慨。他以簡潔而直接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于創作的態度和追求,以及對于詩詞美感的理解。
“一掬真意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ǐ yáng xiān shēng gǎn xīng shī èr shí shǒu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shī dào fā jīn shí, shì kǔ bì tīng é.
詩道發金石,世苦壁聽訛。
zhèng sè luò chú ráo, yī jū zhēn yì duō.
正色落芻蕘,一掬真意多。
zhòng qiào běn xū jì, qí rú tiān lài hé.
眾竅本虛寂,其如天籟何。
bù wù kāng qú yáo, bù shí shǔ lí gē.
不悟康衢謠,不識黍離歌。
“一掬真意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