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更風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宵更風雨”全詩
蟲聲來倦枕,秋思入憑欄。
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彈。
中宵更風雨,誰念客氈寒。
分類:
《秋懷》羅公升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是宋代羅公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舊日方山子,
凄涼寄一簞。
蟲聲來倦枕,
秋思入憑欄。
已是肱三折,
那堪指一彈。
中宵更風雨,
誰念客氈寒。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秋天的懷念之情。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舊日方山子",描繪了過去的時光,以及曾經生活的地方。"方山子"指的是故鄉或家鄉。接著,作者寫道自己的凄涼之情,將這份懷念用一簞(古代的一種容器)寄托出來。
下一句"蟲聲來倦枕,秋思入憑欄",通過描寫夜晚的蟲鳴聲,表達了作者在床上輾轉反側的痛楚,以及秋天的思緒在憑欄之間流淌。這里的"憑欄"指的是倚在欄桿上,憑欄而立,抒發秋天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肱三折"意味著胳膊已經折斷了三次,形容作者的身體非常虛弱和病弱。"那堪指一彈"則是說連一下箭也難以射中目標,形容作者的力量已經消磨殆盡。
最后兩句"中宵更風雨,誰念客氈寒"表達了作者孤獨和無依的心情。"中宵更風雨"指的是深夜時分的風雨聲,進一步強調了孤寂和寒冷的感覺。"客氈"是指作為客人所使用的席子,"寒"則是指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寒冷和被人遺忘的感受。
整首詩詞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夜晚的思念、身體的衰弱和孤獨的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在秋天時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凄涼和無奈情緒透過具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一種深沉的感受,同時也展示了羅公升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中宵更風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秋懷
jiù rì fāng shān zǐ, qī liáng jì yī dān.
舊日方山子,凄涼寄一簞。
chóng shēng lái juàn zhěn, qiū sī rù píng lán.
蟲聲來倦枕,秋思入憑欄。
yǐ shì gōng sān zhé, nà kān zhǐ yī dàn.
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彈。
zhōng xiāo gèng fēng yǔ, shuí niàn kè zhān hán.
中宵更風雨,誰念客氈寒。
“中宵更風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