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恨慳晴放紙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恨慳晴放紙鳶”全詩
城中豈識農耕好,卻恨慳晴放紙鳶。
分類:
《偶成》蕭立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成》是宋代詩人蕭立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妒游人故作難,
禁持閑了下湖船。
城中豈識農耕好,
卻恨慳晴放紙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游人在雨天的心情和感受。他原本計劃出游,但因為雨水而感到猶豫和困擾。他無法隨心所欲地乘船下湖,而是被雨天的限制所束縛。他覺得城市里的人們并不了解農耕的美好,卻對晴天下放飛紙鳶苛求不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游人在雨天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詩中的雨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以"妒"的形象描述雨水對游人的限制和約束。游人原本想要舒展身心,享受自然之美,但雨水卻使他猶豫不決,故作難。這種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無力感,與人類在自然面前的微小和渺小形成了鮮明對比。
詩中的"禁"字說明了社會規范和限制對個體的壓迫,使得游人無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和興趣。他希望乘船下湖,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但卻受到禁止。這種禁錮也可以被理解為社會對個體的束縛和約束,以及對個人意愿的限制。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對城市人對農耕和紙鳶的態度進行對比,進一步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他認為城市人對農耕生活的美好并不了解,對晴天下放飛紙鳶的行為卻苛求不已,表達了對社會價值觀的批判。作者通過這種對比,呼吁人們要更加關注和珍惜傳統的農耕生活,同時放寬對自然和人的期待和要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游人在雨天的心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然、社會限制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同時傳達了對傳統價值和自由追求的呼喚。
“卻恨慳晴放紙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偶成
yǔ dù yóu rén gù zuò nán, jìn chí xián le xià hú chuán.
雨妒游人故作難,禁持閑了下湖船。
chéng zhōng qǐ shí nóng gēng hǎo, què hèn qiān qíng fàng zhǐ yuān.
城中豈識農耕好,卻恨慳晴放紙鳶。
“卻恨慳晴放紙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