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分散敬亭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朝分散敬亭秋”全詩
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脁樓。
此處別離同落葉,朝朝分散敬亭秋。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寄崔侍御》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崔侍御》的中文譯文為:
宛溪霜夜聽猿愁,
在宛溪之上,霜夜里聽到猿猴的悲愁聲,
去國長為不系舟。
離開故鄉長久以來不曾乘坐船只。
獨憐一雁飛南海,
獨自憐憫孤雁飛向南海,
卻羨雙溪解北流。
但羨慕雙溪的水能夠自由地向北流去。
高人屢解陳蕃榻,
雖有高人多次贊賞陳蕃的床榻,
過客難登謝脁樓。
但過客卻難以登上謝脁樓。
此處別離同落葉,
在這里的離別就像樹葉一樣;
朝朝分散敬亭秋。
每天的分別都像亭子里的秋天一樣。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鄉愁、離別和寂寞的感受。詩人在寒冷的夜晚聽到了猿猴的悲愁聲,這讓他更加思念故鄉。他離開故鄉已經很久,卻從未有機會乘船回去。他看到一只孤雁向南海飛去,雖然羨慕它自由自在的去向,卻感嘆自己不能像雙溪一樣自由地流動。詩人以此比喻自己感覺受困,無法自由行動。盡管有高人贊賞他人的所處,但他卻無法進入謝脁樓。這表達了詩人在社交場合中的孤獨和被忽視的感受。最后,他將離別的痛苦與樹葉的離散相比,每一天都像一個秋天,分別之間的寂寞更加深刻。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對比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哀愁和思鄉之情。
“朝朝分散敬亭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uī shì yù
寄崔侍御
wǎn xī shuāng yè tīng yuán chóu, qù guó zhǎng wèi bù xì zhōu.
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系舟。
dú lián yī yàn fēi nán hǎi,
獨憐一雁飛南海,
què xiàn shuāng xī jiě běi liú.
卻羨雙溪解北流。
gāo rén lǚ jiě chén fān tà, guò kè nán dēng xiè tiǎo lóu.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脁樓。
cǐ chù bié lí tóng luò yè, zhāo zhāo fēn sǎn jìng tíng qiū.
此處別離同落葉,朝朝分散敬亭秋。
“朝朝分散敬亭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