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臺閣干霄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仙臺閣干霄漢”全詩
云母屏開圖畫古,水晶簾掛洞門高。
桃林春光飛紅雪,松谷風生響翠濤。
跨鶴仙人歸去晚,露華涼沁五云袍。
分類:
《詠黃山》劉宗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黃山》
神仙臺閣干霄漢,
秀出奇峰壓巨鰲。
云母屏開圖畫古,
水晶簾掛洞門高。
桃林春光飛紅雪,
松谷風生響翠濤。
跨鶴仙人歸去晚,
露華涼沁五云袍。
中文譯文:
神仙臺閣橫跨蒼穹,
秀出奇峰如壓巨龜般。
云母屏飛開展現古畫卷,
水晶簾垂掛高聳洞門。
桃林中春光中紛飛著紅色雪花,
松谷中風吹起奇響如翠色濤波。
跨鶴的仙人歸來已是黃昏,
露華涼爽沁潤著五云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黃山的壯麗景色,并以神仙、仙人的形象贊美其美麗和神秘。詩人通過描寫黃山的臺閣、奇峰、云母屏、水晶簾等景觀,把黃山比喻為神仙居所,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首先,詩中的“神仙臺閣干霄漢”形容黃山的高聳壯麗,仿佛連接了天空和大地,似乎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接著,詩人用“秀出奇峰壓巨鰲”來形容黃山的山峰,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
然后,詩人描繪了黃山景區內的景觀,如“云母屏開圖畫古”,形容云母屏飛開,展現出古代繪畫的場景;“水晶簾掛洞門高”,水晶簾懸掛在高聳的洞門上,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來,詩人以桃林和松谷來描繪黃山的春光和風景。他用“桃林春光飛紅雪”來形容桃花盛開的景象,給人一種美麗而瑰麗的感覺;用“松谷風生響翠濤”來形容松樹林中風聲和松濤聲,給人一種寧靜和壯觀的感覺。
最后,詩人以“跨鶴仙人歸去晚,露華涼沁五云袍”來表達仙人離去的情景。仙人騎著鶴歸來,已是黃昏時分,身上的袍子被露水沁濕,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整首詩詞通過對黃山景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神奇、超凡的氛圍,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黃山的壯麗和神秘。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對景物的描寫,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詞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仙境的想象《詠黃山》
神仙臺閣干霄漢,
秀出奇峰壓巨鰲。
云母屏開圖畫古,
水晶簾掛洞門高。
桃林春光飛紅雪,
松谷風生響翠濤。
跨鶴仙人歸去晚,
露華涼沁五云袍。
中文譯文:
神仙般的臺閣橫跨天空,
秀出奇峰如壓巨大的巨鰲。
云母屏幕展開古老的圖畫,
水晶簾掛在高聳的洞門上。
桃林中春光中飛揚的紅色雪花,
松谷中風聲吹動著翠綠的濤聲。
騎著仙鶴的仙人歸去已經晚了,
露水涼爽地沁濕著他的五云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黃山的壯麗景色,以及對仙境的贊美。詩人通過描寫黃山的景觀,將其比喻為神仙居所,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詩的開頭寫道“神仙臺閣干霄漢”,形容黃山高聳壯麗,仿佛連接了天空和大地,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秀出奇峰壓巨鰲”,形容黃山的山峰高聳峻峭,宛如壓在巨大的巨鰲之上,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黃山景區內的景觀。“云母屏開圖畫古”,形容云母屏展開,展現出古代繪畫的場景。“水晶簾掛洞門高”,水晶簾垂掛在高聳的洞門上,增添了神秘感。
詩人接著以桃林和松谷來描繪黃山的春光和風景。“桃林春光飛紅雪”,形容桃花盛開的景象,給人一種美麗而瑰麗的感覺。“松谷風生響翠濤”,形容松樹林中風聲和松濤聲,給人一種寧靜和壯觀的感覺。
最后,詩人描繪了騎著仙鶴的仙人歸去的情景。“跨鶴仙人歸去晚”,仙人騎著仙鶴離去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露華涼沁五云袍”,露水涼爽地沁濕著仙人的五云袍,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黃山景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神奇、超凡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黃山的壯麗和神秘。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景物描寫,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仙境的想象。
“神仙臺閣干霄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huáng shān
詠黃山
shén xiān tái gé gàn xiāo hàn, xiù chū qí fēng yā jù áo.
神仙臺閣干霄漢,秀出奇峰壓巨鰲。
yún mǔ píng kāi tú huà gǔ, shuǐ jīng lián guà dòng mén gāo.
云母屏開圖畫古,水晶簾掛洞門高。
táo lín chūn guāng fēi hóng xuě, sōng gǔ fēng shēng xiǎng cuì tāo.
桃林春光飛紅雪,松谷風生響翠濤。
kuà hè xiān rén guī qù wǎn, lù huá liáng qìn wǔ yún páo.
跨鶴仙人歸去晚,露華涼沁五云袍。
“神仙臺閣干霄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