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苦見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霜苦見侵”全詩
寒深落雁渚,風急搗衣砧。
翠谷紋秋水,斑綃纈霧林。
洞陽棲隱地,樓觀白云深。
分類:
《望洞陽》蔡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洞陽》是宋代蔡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事今無幾,清霜苦見侵。
寒深落雁渚,風急搗衣砧。
翠谷紋秋水,斑綃纈霧林。
洞陽棲隱地,樓觀白云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洞陽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思緒。洞陽是一個山水秀麗的地方,詩人通過描寫洞陽的自然景觀和氣候變化,抒發了自己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世事無常的體察。作者感嘆歲月不多,清晨的霜已開始侵襲大地,寒意漸深,漁舟在寒冷的湖面上行駛,風急鳴動著搗衣的砧杵聲。翠綠的山谷反映在秋水中,霧氣彌漫在纈綢般的林間。洞陽是隱居者棲息的地方,高樓上觀望,只見白云深處,給人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感覺。
賞析:
蔡宰的《望洞陽》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洞陽的景色和氣氛,通過自然景觀和季節變遷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光陰逝去的感慨和對世間變化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清晨的寒霜、寒冷的風和漁舟的景象與翠綠的山谷、秋水、白云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畫面對比,凸顯了歲月變遷和人事無常的主題。
詩中的洞陽被描繪成一個寧靜、隱逸的地方,高樓觀望白云深處,給人以超然的感覺。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心靈的歸宿,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超脫的境界。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世間萬象的思考與感慨,展示了宋代士人對自然、人生和人情的審美追求。
總之,蔡宰的《望洞陽》以簡練的語言和精準的描寫,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清新情懷和審美趣味。這首詩既有具體的景物描寫,又蘊含豐富的意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清霜苦見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dòng yáng
望洞陽
suì shì jīn wú jǐ, qīng shuāng kǔ jiàn qīn.
歲事今無幾,清霜苦見侵。
hán shēn luò yàn zhǔ, fēng jí dǎo yī zhēn.
寒深落雁渚,風急搗衣砧。
cuì gǔ wén qiū shuǐ, bān xiāo xié wù lín.
翠谷紋秋水,斑綃纈霧林。
dòng yáng qī yǐn dì, lóu guān bái yún shēn.
洞陽棲隱地,樓觀白云深。
“清霜苦見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