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曾刮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阿蒙曾刮目”全詩
阿蒙曾刮目,文舉幸通家。
尚渴霏霏誨,翻成起起嗟。
向來觴詠地,衰柳夕陽斜。
分類:
《挽趙秋曉》陳繼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趙秋曉》是宋代詩人陳繼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燈火南城夜,春風借齒牙。
阿蒙曾刮目,文舉幸通家。
尚渴霏霏誨,翻成起起嗟。
向來觴詠地,衰柳夕陽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南城的燈火照亮了黑暗的夜空,而春風則仿佛帶著春天的氣息。詩人回顧了過去,提到了一個名叫阿蒙的人,他曾經刮目相看,并且看到了詩人的才華,使得文舉得以通達家室。然而,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詩人現在感到渴望得到更多的教誨和指引,但卻只能自己苦苦思索。在這個夜晚,詩人痛感時光的流轉,衰弱的柳樹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斜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并通過詩人的回憶和感慨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自己的思考。詩中的"燈火南城夜"和"春風借齒牙"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方面展示了城市的繁華和夜晚的喧囂,另一方面則有春風的輕柔和溫暖。通過"阿蒙曾刮目,文舉幸通家",詩人表達了對阿蒙以前對自己的認可和支持的感激之情。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詩人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教誨和指引,但卻只能自己獨自思索,這種對于知識和智慧的渴望在詩中得到了體現。最后一句"衰柳夕陽斜"通過描繪夕陽和衰弱的柳樹,凸顯了時光流轉和衰老的主題,詩人對于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產生了深深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寥寥幾筆繪就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情感的畫面,展示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感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阿蒙曾刮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ào qiū xiǎo
挽趙秋曉
dēng huǒ nán chéng yè, chūn fēng jiè chǐ yá.
燈火南城夜,春風借齒牙。
ā méng céng guā mù, wén jǔ xìng tōng jiā.
阿蒙曾刮目,文舉幸通家。
shàng kě fēi fēi huì, fān chéng qǐ qǐ jiē.
尚渴霏霏誨,翻成起起嗟。
xiàng lái shāng yǒng dì, shuāi liǔ xī yáng xié.
向來觴詠地,衰柳夕陽斜。
“阿蒙曾刮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