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禪關連勝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瀟灑禪關連勝概”全詩
石怪自留千載跡,泥蟠難駐九天心。
老松猶學拿云勢,群籟渾驚動地吟。
瀟灑禪關連勝概,追游誰不快煩襟。
分類:
《蛻龍洞》陳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蛻龍洞》是一首宋代的詩,作者是陳玨。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蛻龍洞》
潛虬成穴古危岑,
曾為編氓霈旱霖。
石怪自留千載跡,
泥蟠難駐九天心。
老松猶學拿云勢,
群籟渾驚動地吟。
瀟灑禪關連勝概,
追游誰不快煩襟。
中文譯文:
古老的危岑山,隱藏著潛伏的巨龍,
曾經為百姓編織幸福的時光,也帶來了旱災和洪水。
石頭怪物自留下了千年的痕跡,
泥土中的蛟蟠卻難以留住天上的心。
老松樹仿佛學著抓云的姿態,
群鳥的鳴叫震動著整個大地。
瀟灑的禪關連結著勝利的希望,
追求自由的游人誰不心懷快樂而煩襟。
詩意和賞析:
《蛻龍洞》以山水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同時融入了一些禪宗的意境。
詩的開頭描述了險峻的危岑山,隱喻了隱藏在大自然中的潛力。雖然危岑山看似險峻,但在這里隱藏著一條沉睡的巨龍,意味著山中蘊藏著無限的力量和可能性。
接著,詩中提到了編織幸福與自然災害之間的對比。曾經,這片山水間的龍為百姓帶來了豐收和幸福,但也帶來了旱災和洪水。這種對比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無常,同時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與共生關系。
詩中的石怪和泥蟠象征了山中的奇異景觀。石怪是長時間留下的痕跡,象征著歲月的積淀和沉淀,而泥蟠則難以留住天上的心,暗示著山水之間的差距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難以調和的矛盾。
后半部分的描寫展現了山水間的寧靜與活躍。老松樹仿佛學著抓云的姿態,表達了自然界中萬物相互學習和借鑒的精神。群鳥的鳴叫驚動了大地,展示了山水間生機勃勃的景象。
最后兩句體現了禪宗的思想。瀟灑的禪關象征著心靈的解脫和超越,連結著勝利的希望。追求自由的游人誰不快樂而煩襟,表達了追求自由和心靈解放的人們的心境。
整首詩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融入禪宗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運用了景物的對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變幻無常,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禪宗的意境,表達了對自由和心靈解脫的追求。整首詩在描繪山水景觀的同時,也蘊含了哲理和禪宗的思考,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審視人生的啟示。
“瀟灑禪關連勝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uì lóng dòng
蛻龍洞
qián qiú chéng xué gǔ wēi cén, céng wèi biān máng pèi hàn lín.
潛虬成穴古危岑,曾為編氓霈旱霖。
shí guài zì liú qiān zǎi jī, ní pán nán zhù jiǔ tiān xīn.
石怪自留千載跡,泥蟠難駐九天心。
lǎo sōng yóu xué ná yún shì, qún lài hún jīng dòng dì yín.
老松猶學拿云勢,群籟渾驚動地吟。
xiāo sǎ chán guān lián shèng gài, zhuī yóu shuí bù kuài fán jīn.
瀟灑禪關連勝概,追游誰不快煩襟。
“瀟灑禪關連勝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