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塵冉冉凌清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塵冉冉凌清思”全詩
薄晚春寒生幾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攜藜杖事幽尋。
分類:
《勝因寺》陳天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勝因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天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行曲徑通向禪林,
殿宇畫帷歲月深。
輕薄的晚春帶來寒意,
翠綠的樹葉拂過衣襟。
塵世的瑣事掩蓋了清心的思緒,
世俗的繁忙使人費盡心力來苦思。
如果能有一片山丘容納我老去,
我將帶著拐杖去追尋幽靜的事物。
詩意:
《勝因寺》描繪了詩人在山間行走的情景,詩人來到了一座禪宗寺廟。詩中通過描寫寺廟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表達了對清凈、寧靜的追求,同時也反思了現實世界的繁忙和紛擾。詩人希望能找到一片寧靜的地方,遠離塵囂,安享晚年。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山行開篇,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宜人的自然環境中。禪林寺廟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將春天的寒意和翠綠的樹葉與讀者的感官聯系起來,增強了讀者對景色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轉而表達了對世俗繁忙和紛擾的不滿。他用“客塵冉冉凌清思”來形容世俗瑣事的阻礙,表達了對心靈的清凈與思考的渴望。他抱怨社會的繁忙使人們疲于奔命,無暇顧及內心的深思熟慮。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他希望能夠找到一片寧靜的地方,以便安享晚年。藜杖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行走的輔助工具,也暗示了詩人步入晚年的意味。整首詩以靜謐的氛圍和深沉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內心寧靜和人生意義的追求。
《勝因寺》通過山間行走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清凈與寧靜的追求,以及對世俗繁忙的反思。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內心境界相結合,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與思考的氛圍。詩人最終表達了追求寧靜和自我尋找的愿望,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客塵冉冉凌清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ng yīn sì
勝因寺
shān xíng jí qū dào chán lín, tái diàn dān qīng suì yuè shēn.
山行詰曲到禪林,臺殿丹青歲月深。
báo wǎn chūn hán shēng jǐ xí, bī rén kōng cuì pū yī jīn.
薄晚春寒生幾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kè chén rǎn rǎn líng qīng sī, sú zhuàng fēn fēn fèi kǔ yín.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ruò dé yī qiū róng wǒ lǎo, biàn xié lí zhàng shì yōu xún.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攜藜杖事幽尋。
“客塵冉冉凌清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