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縣虛政隔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柱縣虛政隔凡”全詩
不須騎氣求林屋,一柱縣虛政隔凡。
分類:
《大滌洞》陳洵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滌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洵直。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錄簡深投幾井函,
金堂玉室指空巖。
不須騎氣求林屋,
一柱縣虛政隔凡。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為《大滌洞》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洞穴中的景象,表達了對于清凈、寧靜和超越塵俗的向往。詩人不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而是在洞穴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賞析:
詩詞以洞穴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于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1. "錄簡深投幾井函":這一句描述了洞穴中的景象。洞穴中有深藏的石函,用來收藏簡牘(古代的文書)。這里可以聯想到古代隱士避世的行為,將重要的文書收藏于洞穴之中,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2. "金堂玉室指空巖":這一句描述了洞穴內部的裝飾。洞穴中的洞壁如金堂、玉室一般的華麗裝飾,指向著空曠的巖石。這里通過對比洞壁和巖石的對照,強調了洞穴內的裝飾是虛幻的,與塵世的華麗相比,更顯得超然和虛幻。
3. "不須騎氣求林屋":這一句表達了詩人不再追求世俗的富貴和官位。"騎氣"指的是乘坐輕風而行,即追求權勢和地位。"求林屋"則是指追求在林木茂盛的屋子里居住,享受塵世的榮華。詩人表示不再追求這些,暗示他已經超越了塵世的追逐,不再追求世俗的成就。
4. "一柱縣虛政隔凡":這一句表達了詩人超然的心境。"一柱"表示一根柱子,這里代表洞穴中的柱子。"縣虛政"表示超脫塵俗之政務,隔絕于世俗的政治之外。整句詩表達了詩人隱居洞穴,超越塵世,追求內心清凈和超脫的意境。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洞穴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清凈、寧靜和超越塵俗的向往。詩人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超越了世俗的追逐和榮華富貴。這首詩詞具有典型的宋代隱逸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超脫塵世的理想和追求。
“一柱縣虛政隔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dí dòng
大滌洞
lù jiǎn shēn tóu jǐ jǐng hán, jīn táng yù shì zhǐ kōng yán.
錄簡深投幾井函,金堂玉室指空巖。
bù xū qí qì qiú lín wū, yī zhù xiàn xū zhèng gé fán.
不須騎氣求林屋,一柱縣虛政隔凡。
“一柱縣虛政隔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五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