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何年斲取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化境何年斲取還”全詩
我來授記開潛閱,從此佳名溢世寰。
分類:
《擢秀峰》程敦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擢秀峰》是宋代程敦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化境何年斲取還,
嶄然擢秀瘴茅間。
我來授記開潛閱,
從此佳名溢世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程敦厚來到秀麗的峰巒之間,感慨地說道:“不知是何年代,這幅美景是何時雕鑿而成的。如今我站立在這峻峭的秀峰之間,感到一片清新宜人的景象。”接著,他表示自己來此是為了獲得靈感,開啟內心的深度思考,并且希望他的名字因此而流傳到世界各地。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秀麗的峰巒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藝術創作的向往。詩中使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詞語,如“化境”、“斲取”、“嶄然”、“擢秀”,使整首詩具有鮮明的藝術感和形象感。
首先,詩中的“化境”表達了作者入境的感覺,當他來到這片美景之中時,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境界。接著,“斲取”一詞用來形容這片美景,意味著這些峰巒就像是被雕鑿出來的藝術品一樣,嶄新而美麗。詩中的“擢秀”一詞則形象地描繪了這些峰巒高聳入云,猶如被人們精心擢起的美好之物。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達了自己來此地的目的和愿望。他希望通過在這片美景中思考,獲得靈感,進而創作出佳作。詩中的“授記”一詞暗示了作者希望從這片美景中獲取啟發和記憶,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名字因此而流傳世界,使自己的藝術成就得到廣泛的贊譽和認可。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詞句,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同時,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個人才華的追求,具有明確的時代背景和審美意義。
“化境何年斲取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ó xiù fēng
擢秀峰
huà jìng hé nián zhuó qǔ hái, zhǎn rán zhuó xiù zhàng máo jiān.
化境何年斲取還,嶄然擢秀瘴茅間。
wǒ lái shòu jì kāi qián yuè, cóng cǐ jiā míng yì shì huán.
我來授記開潛閱,從此佳名溢世寰。
“化境何年斲取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