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墜嵇康七不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墜嵇康七不堪”出自宋代丁大容的《松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kěn zhuì jī kāng qī bù k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肯墜嵇康七不堪”全詩
《松嶺》
十里城西松嶺庵,每經過此便懷慚。
此山若有歸耕地,肯墜嵇康七不堪。
此山若有歸耕地,肯墜嵇康七不堪。
分類:
《松嶺》丁大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嶺》是宋代丁大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里城西松嶺庵,
每經過此便懷慚。
此山若有歸耕地,
肯墜嵇康七不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為松嶺庵的寺廟,位于城西十里處。每次經過這里,作者都感到自愧不如。詩中還表達了對這座山有沒有人愿意開墾為農田的疑問,并暗指了嵇康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松嶺庵的景象,通過作者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這座廟宇前的自慚形穢。作者之所以感到慚愧,可能是因為他對佛法修行的不夠虔誠或自己的過失。這種自省和自責的情感使得詩詞中充滿了一種內斂的悲涼氛圍。
在詩的后兩句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座山上有適合耕種的土地,是否會有人愿意開墾呢?通過這個問題,作者間接地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而最后一句“肯墜嵇康七不堪”則是一個比喻,指代了古代文人嵇康的悲慘遭遇。嵇康是東晉末年的文學家,因參與七子之亂而被殺害。作者用這一比喻來暗示人們對于開墾這片土地的不敢或不愿,以及對于個人命運的無奈和悲傷。
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通過對廟宇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這種情感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比較常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穩定和士人的處境。
“肯墜嵇康七不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lǐng
松嶺
shí lǐ chéng xī sōng lǐng ān, měi jīng guò cǐ biàn huái cán.
十里城西松嶺庵,每經過此便懷慚。
cǐ shān ruò yǒu guī gēng dì, kěn zhuì jī kāng qī bù kān.
此山若有歸耕地,肯墜嵇康七不堪。
“肯墜嵇康七不堪”平仄韻腳
拼音:kěn zhuì jī kāng qī bù kā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肯墜嵇康七不堪”的相關詩句
“肯墜嵇康七不堪”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肯墜嵇康七不堪”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肯墜嵇康七不堪”出自丁大容的 《松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