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福華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部福華編”全詩
講利如有弊,飛渡定無船。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釀成亡國恨,一部福華編。
分類:
《錢塘懷古》董師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錢塘懷古》是宋代著名詩人董師謙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的回憶和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思考,表達了對國家興衰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歷歷庚申事,分明在眼前。
時間的痕跡清晰可見,歷史事物就在眼前展現。
講利如有弊,飛渡定無船。
談論利益時必定伴隨弊端,想要飛渡卻沒有船只可依靠。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北方使者行走三千里,真州(指今天的江蘇省揚州市)居住了十四年。
釀成亡國恨,一部福華編。
這種遭遇釀成了對國家衰敗的悲憤之情,成為一部悲慘的歷史。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對歷史的觸動。首先,作者用"歷歷庚申事"這句話,意味著歷史的事物清晰地出現在眼前,讓人回想起過去的時光。接著,他提到談論利益時常常伴隨著弊端,表達了對人們追逐私利的行為的擔憂。然后,作者通過描述北方使者行走三千里、在真州居住了十四年的經歷,暗示了自己親身經歷了國家動蕩和沉淪的歷史事件,使他對國家的命運感到痛心和憂慮。最后一句"釀成亡國恨,一部福華編"表達了對國家衰敗所帶來的悲憤之情,強調了歷史的教訓和對未來的警示。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董師謙對國家興衰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和憂慮。他以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抒發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歷史的反思,強調了追求私利和忽視國家利益可能帶來的災難。這首詩詞在以紀實手法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啟示作用,給人們帶來深思。
“一部福華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táng huái gǔ
錢塘懷古
lì lì gēng shēn shì, fēn míng zài yǎn qián.
歷歷庚申事,分明在眼前。
jiǎng lì rú yǒu bì, fēi dù dìng wú chuán.
講利如有弊,飛渡定無船。
běi shǐ sān qiān lǐ, zhēn zhōu shí sì nián.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niàng chéng wáng guó hèn, yī bù fú huá biān.
釀成亡國恨,一部福華編。
“一部福華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