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阿者誰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彼阿者誰子”全詩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分類:
《龜溪即事五首》高斯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龜溪即事五首》是宋代高斯得創作的詩詞之一。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太史氏的學者對金匱書的研究與討論,以及對歷史和名人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龜溪即事五首》中文譯文: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一位太史氏的學者對金匱書的研究和討論,以及對歷史和名人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關注與贊嘆。
詩的開頭,以“曩從太史氏”為引子,表明詩人曾跟隨太史氏學者,對金匱書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太史氏是歷史學家的代表,其著作《太史公書》被稱為金匱書,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接著,詩中提到“龍興渡江后”,指的是北宋時期,自宋太祖趙匡胤起,宋朝開始興盛,橫跨長江,建立了南宋朝廷。而“麐止今皇初”則指的是當前這位皇帝的剛剛即位,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的關注和對新時代的期待。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表達了對歷史的謹慎態度。太史氏學者們記錄歷史時,非常注重準確性,不敢隨意虛構或省略。這里作者提及“只字寧敢虛”,彰顯了對歷史真實性和傳承的重視。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一句,表達了對那些貪圖個人榮譽,而不顧歷史真實性的人的不屑和警示。這句話意味深長,指出歷史應當客觀公正,不能為了個人私利而篡改事實。
最后兩句“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則提到了慕容家族和史家族的歷史功績。慕容家族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家族,而史家族則是歷史學家的代表。這里通過稱贊這兩個家族,強調了歷史的珍貴性和傳承的重要性,也呼喚當代人對歷史的真實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對歷史的關注和對真實性的追求為主題,通過對太史氏學者、金匱書和歷史名人的提及,表達了對歷史價值的肯定,并且警示后人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傳承歷史文化。
“彼阿者誰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xī jí shì wǔ shǒu
龜溪即事五首
nǎng cóng tài shǐ shì, lùn cì jīn kuì shū.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lóng xīng dù jiāng hòu, lín zhǐ jīn huáng chū.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wēi cí jì dāng shí, zhī zì níng gǎn xū.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bǐ ā zhě shuí zi, gù yù sī huǐ yù.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yáng qiū jì mù róng, shǐ jì míng shān chǔ.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èr zi yì guò jì, rén xīn yān kě wū.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彼阿者誰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