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尸猶不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革裹尸猶不恨”出自宋代黃伯樞的《讀馬援傳》,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mǎ gé guǒ shī yóu bù hèn,詩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馬革裹尸猶不恨”全詩
《讀馬援傳》
后車薏苡落讒人,珠貝文犀竟失真。
馬革裹尸猶不恨,何須勝瘴與輕身。
馬革裹尸猶不恨,何須勝瘴與輕身。
分類:
《讀馬援傳》黃伯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讀馬援傳
后車薏苡落讒人,
珠貝文犀竟失真。
馬革裹尸猶不恨,
何須勝瘴與輕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黃伯樞創作的,題目為《讀馬援傳》。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馬援的敬佩和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了馬援的事跡遭到詆毀的情況。后車指的是四隴,薏苡是一種植物,這里用來比喻馬援的傳記。落讒人則表示有人惡意中傷馬援。作者表達了對于這樣的讒言的惋惜和不平。
接著,詩中提到了珠貝、文犀,這是古代貴重的珠寶和犀牛角,用來比喻馬援的傳記的價值被人篡改和失真了。這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歷史傳記被隨意改編的憂慮。
然后,詩中提到了馬革,指的是馬援的馬革裹尸。馬援是一位出色的將領,他在戰斗中沖鋒在前,最終壯烈犧牲。馬革裹尸象征著將領的忠誠和無悔的精神。這里作者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欽佩之情。
最后,詩中提問:“何須勝瘴與輕身”,表達了作者對于為什么要忍受艱苦、舍身取義的思考。作者認為,馬援的忠誠和犧牲精神無需追求功名和身體的輕松,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整首詩通過對于馬援傳記的思考,表達了對于傳記真實性的關切和對于忠誠和犧牲精神的贊嘆。同時也呼喚人們對于歷史傳記和英雄事跡應該持有正確的態度和對待方式。
“馬革裹尸猶不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mǎ yuán chuán
讀馬援傳
hòu chē yì yǐ luò chán rén, zhū bèi wén xī jìng shī zhēn.
后車薏苡落讒人,珠貝文犀竟失真。
mǎ gé guǒ shī yóu bù hèn, hé xū shèng zhàng yǔ qīng shēn.
馬革裹尸猶不恨,何須勝瘴與輕身。
“馬革裹尸猶不恨”平仄韻腳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yóu bù hèn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馬革裹尸猶不恨”的相關詩句
“馬革裹尸猶不恨”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馬革裹尸猶不恨”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馬革裹尸猶不恨”出自黃伯樞的 《讀馬援傳》,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