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稚》 顧況
稚子比來騎竹馬,猶疑只在屋東西。
莫言道者無悲事,曾聽巴猿向月啼。
莫言道者無悲事,曾聽巴猿向月啼。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悼稚》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稚
稚子比來騎竹馬,猶疑只在屋東西。
莫言道者無悲事,曾聽巴猿向月啼。
詩意: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顧況的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兒童時光的懷念和對悲傷的感嘆。詩中描繪了稚子騎著竹馬的情景,但他似乎只停留在屋子的東西上,沒有真正踏出去。這種留戀和猶豫帶給人一種哀傷的情感。作者告誡讀者不要說沒有悲傷的事情,因為他曾經聽過巴猿在月光下悲鳴,表達了自己對逝去時光和悲傷的回憶和感嘆。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對童年時光和純真年華的懷念和渴望。稚子騎竹馬的場景揭示了童年時光的無憂無慮和天真可愛,但詩中的猶豫和停留也暗示了成長和離別的不舍和痛苦。作者通過對巴猿向月啼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結合,增強了詩中悲傷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童年和思念的描寫,喚起了讀者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情感記憶,反映了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沉思。
中文譯文:
悼稚
稚子最近常騎竹馬,只停留在室內。
別說沒有傷悲的事,巴猿倩影下曾哭啼。
《悼稚》顧況 拼音讀音參考
dào zhì
悼稚
zhì zǐ bǐ lái qí zhú mǎ, yóu yí zhī zài wū dōng xī.
稚子比來騎竹馬,猶疑只在屋東西。
mò yán dào zhě wú bēi shì, céng tīng bā yuán xiàng yuè tí.
莫言道者無悲事,曾聽巴猿向月啼。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悼稚》專題為您介紹悼稚古詩,悼稚顧況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