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感懷》 戴叔倫
落花飛絮成春夢,剩水殘山異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意彩云收。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時名扇外塵。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貧。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暮春感懷》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感懷》是唐代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感懷
蜜雀聲聲喚客愁,
黃昏何處此登樓。
落花飛絮成了春夢,
剩下的水和山異樣游。
歌扇寄情明月在位,
舞衣無意彩云歸你。
東皇離去后韶華減退,
老園的冷香別有秋。
四十歲無名懶散的身,
放開心情任真實。
過去的事情都在杯中,
輝煌的名聲在扇外塵。
短篇游賞云的松寺晚,
稀疏的簾子聽雨的草堂春。
山花水鳥都是知己,
百次相逢都不嫌貧。
詩詞描繪了暮春的情感和感觸。詩人感嘆自己的寂寞和心情沉郁,聽著杜鵑的叫聲感嘆客居他鄉的困頓。詩人登上高樓,看著夕陽將要落下的景象,心中愁緒困擾。春天的花瓣和飛舞的樹絮轉瞬即逝,轉化為了春夢,而水流和山景變幻莫測,令人不禁想起過去的往事。
詩人提及了歌扇,寄托著自己對明月的思念,舞衣無意中收斂彩云,象征著對美好事物的遺憾。詩人回憶東皇離去后的韶華逝去,古園中的冷香給人帶來了秋天的寂寥感。此時的詩人已經四十歲,無名無聞,過著懶散的生活,但他沒有被這些壓倒,雖然沒有成就,但心情高雅純真。
詩人把過去的經歷比作杯中的事物,宏偉的名聲只局限在扇子外面的塵埃之中。他以短篇欣賞云的景色,去到松寺山晚上欣賞美景,用稀疏的簾子聽草堂春雨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山花水鳥都成為他的知己,百次相逢都不感到厭倦。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流露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暮春感懷》戴叔倫 拼音讀音參考
mù chūn gǎn huái
暮春感懷
dù yǔ shēng shēng huàn kè chóu, gù yuán hé chǔ cǐ dēng lóu.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luò huā fēi xù chéng chūn mèng,
落花飛絮成春夢,
shèng shuǐ cán shān yì xī yóu.
剩水殘山異昔游。
gē shàn duō qíng míng yuè zài, wǔ yī wú yì cǎi yún shōu.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意彩云收。
dōng huáng qù hòu sháo huá jǐn, lǎo pǔ hán xiāng bié yǒu qiū.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sì shí wú wén lǎn màn shēn, fàng qíng qiū hè rèn tiān zhēn.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yōu yōu wǎng shì bēi zhōng wù,
悠悠往事杯中物,
hè hè shí míng shàn wài chén.
赫赫時名扇外塵。
duǎn cè kàn yún sōng sì wǎn, shū lián tīng yǔ cǎo táng chūn.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shān huā shuǐ niǎo jiē zhī jǐ, bǎi biàn xiāng guò bù yàn pín.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