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無可上人房》 戴叔倫
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
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宿無可上人房》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無可上人房
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
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譯文:
我偶然來到人跡罕至的地方,不知何處才能擺脫紛雜的塵囂。
如果有機會,在深山之中安住,就算成為這片僧侶聚集地中的老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世俗的塵囂中迷茫而來到一片寧靜的地方,他希望能夠在僧侶的聚集地中找到寧靜和安逸。詩人渴望擺脫紛雜的塵囂,尋找心靈的凈土。
賞析:
《宿無可上人房》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對塵囂紛擾的厭煩和對寧靜安逸的向往。詩人希望在僧侶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凈土,過上舒適自在的生活,同時表現了對人間煩惱的淡然態度。整首詩以清新的詞匯和簡潔的表達方式,使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靜謐的氛圍。同時,詩人也透露出對禪宗思想的傾向,崇尚禪修的理念,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安逸與寧靜的追求,以及對世俗煩擾的避開。
《宿無可上人房》戴叔倫 拼音讀音參考
sù wú kě shàng rén fáng
宿無可上人房
ǒu lái rén jìng wài, hé chǔ rǎn xiāo chén.
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
tǎng xǔ qī lín xià, sēng zhōng lǎo cǐ shēn.
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宿無可上人房》專題為您介紹宿無可上人房古詩,宿無可上人房戴叔倫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