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離福嚴》 黃庭堅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
    不見祝融峰,還泝瀟湘去。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頭像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離福嚴》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離福嚴》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下三日晴,
    山上三日雨。
    不見祝融峰,
    還泝瀟湘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歷山水的情景。作者在山下停留了三天,期間晴天連綿不斷;而在山上停留了三天,卻一直下雨。詩中提到了"祝融峰",但是作者并未見到它,最終決定乘船順流離開,繼續沿著湘江向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旅行經歷,展示了山水之間的變幻和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詩中的"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表達了作者在山上山下的不同天氣狀況,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富有韻律感的節奏。通過提到"祝融峰",作者意味著自己的旅途中有一座重要的山峰,但他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它,這增加了一種遺憾和未完成的感覺。最后一句"還泝瀟湘去"表明作者決定繼續向前,順流而下,沿著湘江繼續旅行,這種堅毅的態度也透露出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豁達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總之,《離福嚴》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旅行的經歷和心境變化。這首詩以其樸實的表達方式和含蓄的情感,傳達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積極態度。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離福嚴》黃庭堅 拼音讀音參考

    lí fú yán
    離福嚴

    shān xià sān rì qíng, shān shàng sān rì yǔ.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
    bú jiàn zhù róng fēng, hái sù xiāo xiāng qù.
    不見祝融峰,還泝瀟湘去。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離福嚴》專題為您介紹離福嚴古詩,離福嚴黃庭堅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