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二首》 白玉蟾
飛行三十六天門,我是東華上相孫。
戲把蟠桃剜出核,玉童持去種崑崙。
戲把蟠桃剜出核,玉童持去種崑崙。
分類:
《飛行二首》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行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飛行三十六天門,
我是東華上相孫。
戲把蟠桃剜出核,
玉童持去種崑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玉蟾在東華仙境的飛行經歷。首先,他提到自己通過“三十六天門”進行飛行。這里的“天門”指的是天上的門戶,可以理解為通向神仙居所的入口。白玉蟾自詡為東華仙境的“上相孫”,意味著他是仙境中地位較高的存在。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段戲謔的情節。他玩弄蟠桃,將核剜出來。蟠桃在道教中象征著長生不老的仙果,被視為仙丹。通過將蟠桃剜核,白玉蟾可能在暗示對人世間的一種幽默和戲謔態度,表現出他對俗世的超然與不屑。
最后,他提到“玉童”將蟠桃核帶去種植在“崑崙”之地。崑崙是中國神話中的仙山,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的“玉童”可能指代仙界中的仆從、仙女等存在。
整首詩以幻想的手法,描繪了詩人在仙境中的奇妙體驗。通過戲謔蟠桃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塵世的超脫和對仙境的向往。這首詩詞充滿了神秘、妖嬈的仙境氛圍,給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想象和遐思。同時,通過對蟠桃和崑崙等文化符號的運用,表達了對長生不老、仙境之美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仙境幻想的構建和表達。
《飛行二首》白玉蟾 拼音讀音參考
fēi xíng èr shǒu
飛行二首
fēi xíng sān shí liù tiān mén, wǒ shì dōng huá shàng xiàng sūn.
飛行三十六天門,我是東華上相孫。
xì bǎ pán táo wān chū hé, yù tóng chí qù zhǒng kūn lún.
戲把蟠桃剜出核,玉童持去種崑崙。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飛行二首》專題為您介紹飛行二首古詩,飛行二首白玉蟾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