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方寇五絕》 鄭剛中
啖惑愚民倚怪神,誅鋤當見不淹旬。
何嘗耳目親旗鼓,只是流離失業人。
何嘗耳目親旗鼓,只是流離失業人。
分類:
《避方寇五絕》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避方寇五絕》
中文譯文:
啖惑愚民倚怪神,
誅鋤當見不淹旬。
何嘗耳目親旗鼓,
只是流離失業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通過描寫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愚昧的民眾被迷信所迷惑的不滿和憤慨。
詩的開篇寫到有些人為了迷信神靈而迷惑愚民,讓他們產生一種依靠神靈解決問題的錯覺。這種行為既是對民眾智慧的侮辱,也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接著,詩人寫到應該誅除這種迷信的行為,讓人們認識到神靈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不能指望憑借神靈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困境。這里的"誅鋤"可以理解為清除迷信的種子,讓人們真正看清迷信的虛妄。
下一句"何嘗耳目親旗鼓"表達了詩人本人親身經歷過戰亂的悲苦。在戰亂中,人們是無法仰仗神靈的,只有親眼目睹旗幟招展、戰鼓擂動的時刻才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這里旗鼓的意象暗示著戰爭的殘酷現實。
最后兩句"只是流離失業人"是對戰亂時期人們生活狀況的描寫。戰亂導致人們流離失所,失去了原有的職業和生計,陷入了失業的困境。這種情況下,人們無法指望神靈能夠幫助他們,只能靠自己去面對困境。
整首詩通過批判迷信和表達對戰亂時期社會現狀的關注,展現了詩人對于社會的深思和對愚昧現象的不滿。同時,詩中對于人們應該依靠自身努力來解決問題的呼喚,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避方寇五絕》鄭剛中 拼音讀音參考
bì fāng kòu wǔ jué
避方寇五絕
dàn huò yú mín yǐ guài shén, zhū chú dāng jiàn bù yān xún.
啖惑愚民倚怪神,誅鋤當見不淹旬。
hé cháng ěr mù qīn qí gǔ, zhǐ shì liú lí shī yè rén.
何嘗耳目親旗鼓,只是流離失業人。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避方寇五絕》專題為您介紹避方寇五絕古詩,避方寇五絕鄭剛中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