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日過驪山(一作孟遲詩)》 趙嘏
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冷日過驪山(一作孟遲詩)》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冷日過驪山(一作孟遲詩)
冷日微煙渭水愁,
翠華宮樹不勝秋。
霓裳一曲千門鎖,
白盡梨園弟子頭。
中文譯文:
寒冷的日子輕輕過去,渭水畔上彌漫著愁緒,
宮殿里的翠色華樹抵擋不住秋風的襲擊。
《霓裳曲》演唱一曲,千門萬戶都關上了,
梨園傳戲的弟子,都已經一頭發白。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景物之美和表達哀怨之情為主線,通過展示冷日、渭水、宮樹等景物的寂寥和凄涼,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愁苦之情。詩中引用了《霓裳曲》,暗喻了人們為避免悲傷而有意避世的心態,最后以白發梨園弟子的形象作為詩的結尾,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悲涼。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且寥寥的描寫,使讀者仿佛感受到了驪山冷風吹拂、渭水如煙的景象。作者通過景物的描繪,營造出沉郁凄涼的氛圍,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不安。詩的最后引用《霓裳曲》,將人們對現實悲傷的心態與東漢舞劇中的情節相聯系,進一步突出了人們為逃避悲傷而關閉內心世界的意愿。最后描寫白發梨園弟子,以歲月無情、人生短暫的形象作為結尾,更加深化了詩的悲涼氛圍。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人生和現實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獨特而深邃的詩意。
《冷日過驪山(一作孟遲詩)》趙嘏 拼音讀音參考
lěng rì guò lí shān yī zuò mèng chí shī
冷日過驪山(一作孟遲詩)
lěng rì wēi yān wèi shuǐ chóu, cuì huá gōng shù bù shèng qiū.
冷日微煙渭水愁,翠華宮樹不勝秋。
ní cháng yī qǔ qiān mén suǒ, bái jǐn lí yuán dì zǐ tóu.
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