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端正春樹》 趙嘏
馬嵬此去無多地,只合楊妃墓上生。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詠端正春樹》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端正春樹
一樹繁陰先著名,異花奇葉儼天成。
馬嵬此去無多地,只合楊妃墓上生。
詩詞中文譯文:
頌揚端正的春樹
一棵樹枝繁茂,早已走紅。
異樣的花兒,奇特的葉子,宛如是上天的杰作。
馬嵬(楊貴妃之墓)這一地,再無華麗凋落的痕跡,唯有這棵樹在上面生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棵樹來表達對楊貴妃的懷念之情。詩人用繁茂的樹枝來形容楊貴妃生前的輝煌和美貌,將其比喻為一株美麗的春樹,因為春天的樹木通常是最繁茂的。異樣的花兒和奇特的葉子則象征著楊貴妃與眾不同的品質和美麗。馬嵬是楊貴妃的葬地,詩人以此為背景,表達了對楊貴妃已逝的思念之情。詩人想象著在馬嵬的墓上,這株樹仍在茂盛地生長,象征著楊貴妃的永恒存在。
整首詩以簡練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楊貴妃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展示出楊貴妃的美麗和影響力,以及她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抒情的語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哲理和浪漫情懷的世界中,使人感受到了楊貴妃的獨特魅力和不朽的影響力。
《詠端正春樹》趙嘏 拼音讀音參考
yǒng duān zhèng chūn shù
詠端正春樹
yī shù fán yīn xiān zhù míng, yì huā qí yè yǎn tiān chéng.
一樹繁陰先著名,異花奇葉儼天成。
mǎ wéi cǐ qù wú duō dì, zhǐ hé yáng fēi mù shàng shēng.
馬嵬此去無多地,只合楊妃墓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