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吳融
染亦不可成,畫亦不可得。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草》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草》是唐代詩人吳融所作,以下為我為您翻譯的中文譯文:
草色,不可染,畫圖亦無法捉摸。
在萇弘還未去世之前,應該不會有這種顏色。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色彩之美。詩人表達了對草色的贊美,并以萇弘為對比來突出草色的獨特之處。草色的美麗是獨一無二的,不能被染料所復制,也無法通過畫筆來描繪。萇弘是唐代一位著名的繪畫家,他繪制的畫作以其細膩且生動的色彩而聞名。詩人通過對比,強調了草色的獨特和不可復制性。
這首詩抓住了草色獨特的美感,以及人們對色彩和藝術的追求。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對草色之美的贊美和敬佩。詩詞中的"萇弘"則是為了強調草色之美的獨特性,暗示了真正的美麗無法被復制或模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草色的喜愛和景色的美妙之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草色之美的贊美。它抓住了草色的獨特之處,以及人們對色彩和藝術的追求。詩詞中的"萇弘"則是為了強調草色之美的獨特性,暗示了真正的美麗無法被復制或模仿。這首詩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草色的美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草》吳融 拼音讀音參考
cǎo
草
rǎn yì bù kě chéng, huà yì bù kě dé.
染亦不可成,畫亦不可得。
cháng hóng wèi sǐ shí, yīng wú cǐ yán sè.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草》專題為您介紹草古詩,草吳融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