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蔡伸
慘淡秋容暮。
一行新雁破寒空。
腸斷碧云千里、水溶溶。
鸞衾欲展誰堪共。
簾幕霜華重。
鴨爐香盡錦屏中。
幽夢今宵何許、與君同。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虞美人》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飛梁石徑關山路。
慘淡秋容暮。
一行新雁破寒空。
腸斷碧云千里、水溶溶。
鸞衾欲展誰堪共。
簾幕霜華重。
鴨爐香盡錦屏中。
幽夢今宵何許、與君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凄涼景色,以及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關山之路、飛雁、碧云等意象,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人懷念遠方的人,渴望與他共度美好時光,但現實卻讓他感到沉重和失望。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深情厚意和無奈之情。
賞析:
1. 第一句“飛梁石徑關山路”描繪了一條通往山區的崎嶇道路,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困境。
2. 第二句“慘淡秋容暮”以淡雅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凄涼景色,暗合了詩人內心的憂愁情緒。
3. 第三句“一行新雁破寒空”通過雁群的飛行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4. 第四句“腸斷碧云千里、水溶溶”用夸張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傷感和哀愁。
5. 第五句“鸞衾欲展誰堪共”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希望能與摯愛共度。
6. 第六句“簾幕霜華重”以霜華裝飾的窗簾來暗示詩人內心的冷寂和凄涼。
7. 第七句“鴨爐香盡錦屏中”描繪了香爐充滿的室內場景,但其中蘊含著獨自守望和空虛的情感。
8. 最后一句“幽夢今宵何許、與君同”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刻的憧憬和對與摯愛相聚的期望。
整首詩以唯美的意象和深情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思念和憂愁。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情感風貌。同時,詩中的反襯手法也加深了對詩人內心世界的揭示,讓讀者產生共鳴和感受到詩人的情感體驗。
《虞美人》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fēi liáng shí jìng guān shān lù.
飛梁石徑關山路。
cǎn dàn qiū róng mù.
慘淡秋容暮。
yī xíng xīn yàn pò hán kōng.
一行新雁破寒空。
cháng duàn bì yún qiān lǐ shuǐ róng róng.
腸斷碧云千里、水溶溶。
luán qīn yù zhǎn shuí kān gòng.
鸞衾欲展誰堪共。
lián mù shuāng huá zhòng.
簾幕霜華重。
yā lú xiāng jǐn jǐn píng zhōng.
鴨爐香盡錦屏中。
yōu mèng jīn xiāo hé xǔ yǔ jūn tóng.
幽夢今宵何許、與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