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蔡伸
急管飛霜,羯鼓聲乾。
仙人掌上水晶盤。
回按凌波,舞袖弓彎。
曲罷凝嬌整翠鬟。
玉筍持杯,巧笑嫣然。
為君一醉倒金船。
只恐醒來,人隔云山。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一剪梅》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剪梅》。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宴華堂夜向闌。
急管飛霜,羯鼓聲乾。
仙人掌上水晶盤。
回按凌波,舞袖弓彎。
曲罷凝嬌整翠鬟。
玉筍持杯,巧笑嫣然。
為君一醉倒金船。
只恐醒來,人隔云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華麗的宴會,以及宴會中女子的舞蹈和笑容。作者將宴會的美景和女子的嬌媚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出來。詩中表達了對美好時刻的珍惜,以及對離別的擔憂和不舍。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場景和婉約的語言表現出宴會的繁華景象。詩的開頭描述了宴會的場景,高樓華堂,夜晚逼近門檻。接著,急促的管樂聲和羯鼓聲傳來,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氛圍。
接下來的一句描述了一個水晶盤子放在仙人掌上,這種意象顯示了盛宴的奢華和精致。然后,描述了女子回按水波,舞袖彎曲,展示了她婀娜多姿的舞蹈姿態。
在舞曲結束后,女子停下來,整理著自己的翠鬟,凝嬌艷態。她手持玉杯,巧笑嫣然,給人以親切和愉悅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美好時刻的珍惜,他為了君主而陶醉其中,但同時他也擔心醒來后與君主隔山相望,意味著分別和離別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華麗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宴會的繁華和女子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慨。
《一剪梅》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gāo yàn huá táng yè xiàng lán.
高宴華堂夜向闌。
jí guǎn fēi shuāng, jié gǔ shēng gān.
急管飛霜,羯鼓聲乾。
xiān rén zhǎng shàng shuǐ jīng pán.
仙人掌上水晶盤。
huí àn líng bō, wǔ xiù gōng wān.
回按凌波,舞袖弓彎。
qū bà níng jiāo zhěng cuì huán.
曲罷凝嬌整翠鬟。
yù sǔn chí bēi, qiǎo xiào yān rán.
玉筍持杯,巧笑嫣然。
wèi jūn yī zuì dào jīn chuán.
為君一醉倒金船。
zhǐ kǒng xǐng lái, rén gé yún shān.
只恐醒來,人隔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