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東路云山合,南天瘴癘和。
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
作者簡介(高適)
送鄭侍御謫閩中翻譯及注釋
翻譯
你遠謫荒瘴,不應該怨恨縈心,朋友,我曾經是去過閩中之人。
到閩中大概很少見到遠旅雁陣;深夜,聽到的都是哀傷的猿啼。
閩東的山路,到處是云昏嶺峻,閩南住久了,瘴癘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風波之獻,路上當心!
注釋
⑴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負彈劾糾舉不法之責。鄭侍御為高適的朋友。謫:貶謫,官員降職并調到邊遠地方做官。閩中:指福州地區。
⑵無恨:不要怨恨。
⑶舊過(guō):以前去過。過:作往訪解。
⑷大都:大概。
⑸合:交融。
⑹瘴癘:山林濕熱地區流行的惡性瘧疾等傳染病。
⑺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澤。
⑻風波:路途險阻,比喻事物的變動。
送鄭侍御謫閩中賞析
此詩首聯兩句從貶官一事說起,安慰朋友不要傷懷過度,并且說自己從前也曾去過閩中。中間兩聯承上,向朋友如實地介紹那里的荒僻而艱苦的環境。漢代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王詐稱蘇武已死,漢朝乃托稱蘇武于雁足系書傳至漢朝,匈奴王無法推托,只好放蘇武回國,故后世又以“雁書”作為書信的代稱。因此“大都秋雁少”一句亦含有地處偏遠、消息閉塞之意。下句“只是夜猿多”一句暗用酈道元《水經注·三峽》中所引民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之意。五六兩句連讀,言一路都是崇山峻嶺,云霧繚繞莫要說起,而且還有山林中的毒氣(瘴癘)時刻會侵蝕人身,危及生命。云山合,有云霧籠罩山間的意思。下句的“和”,本意是跟著唱。“瘴癘和”是說南方那種瘴癘之氣也會跟著“云山合”的陰暗環境一起來助紂為虐,加倍地害人。
這首詩寫了朋友的安慰、忠告、勸勉和祝愿之意。詩人擔心友人鄭姓侍御史的被貶而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詩人在起首就提醒鄭侍御對被謫放這件事不要產生恨意,并且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閩中的環境特征;也告訴他復職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風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詩人是一位重氣節,疾惡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會這么勸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夠忍受下來,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后“自當逢雨露”,重返朝廷。大概貶謫之人最需雨露恩澤,因此詩人勸慰朋友,皇帝的恩澤一定會惠及遠謫之人,勸勉朋友要珍重有為。這是至友的真關懷,頗有為友喊冤的意思在內。
送鄭侍御謫閩中創作背景
這是詩人寫給朋友鄭姓侍御史的送別詩。鄭侍御因為犯了過失而被貶放到當時認為是蠻荒之地的福建去,高適寫了此詩為之送別。《送鄭侍御謫閩中》高適 拼音讀音參考
sòng zhèng shì yù zhé mǐn zhōng
送鄭侍御謫閩中
zhé qù jūn wú hèn, mǐn zhōng wǒ jiù guò.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
dà dū qiū yàn shǎo, zhǐ shì yè yuán duō.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dōng lù yún shān hé, nán tiān zhàng lì hé.
東路云山合,南天瘴癘和。
zì dāng féng yǔ lù, xíng yǐ shèn fēng bō.
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