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冢木已蕭蕭,猶有門人守一瓢。文彩自應傳壺奧,典刑猶可想風標。紛紛但見侏儒飽,寂寂誰歌隱士招。十載敝冠彈未得,簪纓知復為誰彯。
雪色髭須一老翁。欲將短棹撥長空。微有雨,正無風。宜在五湖煙水
太平一老醉騰騰,南陌東阡喜不勝。民力農桑家自足,士崇名節道方興。騎鯨仙去時猶遠,射虎歸來氣頗增。莫道幽棲交舊絕,月中亦有打門僧。
詩翁琢句玉無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讀罷清風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學無師匠,要且強言遮眼花。筆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踐勝夫差。
道途多險阻,此老欲何之。命薄丹砂走,天寒白發悲。從教達官罵,忍受小兒欺。月夜雙烏鵲,飛鳴繞樹枝。
千古名山大道場,止因賦重遂荒涼。后之君子誰能弛,試向山前問老蒼。
散拙亦自遂,誰能淚墮巾。詩成聊疥壁,道在不嫌貧。老矣曾榮望,頹然只任真。拂衣從此去,四海作閑人。
歸宗法窟寖湮微,拭眼余風靡孑遺。法鼓一聲精彩變,要如光弼用軍時。
共客黃池鎮,各從上江來。恓惶見談態,僦屋傍古槐。商人接殷勤,期我不世才。曉風吹寒江,雪意又有媒。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惟羨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來。
孜孜為善雞鳴起,先王之道斯為美。四十五十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居士逢場了世終,卻尋機語凋天然。我來不問三三句,乘覓康壺炷暖泉。
路斷人稀山正深,隔林鐘鼓報新音。已窮渡水沿崖力,更盡眠云坐石心。
試將千里看山眼,來訪山中佛祖家。已識黃山真面目,主山猶放白云遮。
久向東山捲藏經,鬼神推出舉軍驚。從來要去廬山住,好就山中過此生。
啐啄同時不偶然,史君提起正當年。向來鬧市難行道,今日人天聽說禪。
廬山面目非難識,橫嶺側峰皆是真。若待出來方識破,不知何用個中人。
即心是佛本無難,挫卻絲毫隔萬山。知有毗盧五千卷,誰能分雨費躋攀。
閉門深坐日知味,無限好山都懶游。城里山中俱是隱,江湖不若兩忘休。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蓮花。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滄溟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