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書革的詩詞(163首)

    1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 唐·李隆基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
    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
    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
    節變云初夏,時移氣尚春。
    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離別送別柳樹

    2 《酬周判官巡至始興會改秘書少監見貽之作兼呈耿廣州》 唐·張九齡

    惟昔遷樂土,迨今已重世。
    陰慶荷先德,素風慚后裔。
    唯益梓桑恭,豈稟山川麗。
    于時初自勉,揆己無兼濟。

    3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唐·張九齡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
    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離別寫人

    4 《賦四相詩·中書令漢陽王張柬之》 唐·皇甫澈

    周歷革元命,天步值艱阻。
    烈烈張漢陽,左袒清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舊儀睹。
    南向翊大君,西宮朝圣母。
    茂勛鏤鐘鼎,鴻勞食茅土。
    至今稱五王,卓立邁萬古。

    5 《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走筆酬贈,因代書賀》 唐·權德輿

    曉開閶闔出絲言,共喜全才鎮北門。
    職重油幢推上略,榮兼革履見深恩。
    昔歲經過同二仲,登朝并命慚無用。

    6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 唐·元稹

    吾聞黃帝鼓清角,弭伏熊羆舞玄鶴。
    舜持干羽苗革心,堯用咸池鳳巢閣。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訝玄功薄。

    7 《觀冬設上東川楊尚書》 唐·賈島

    匏革奏冬非獨樂,軍城未曉啟重門。
    何時卻入三臺貴,此日空知八座尊。
    羅綺舞中收雨點,貔貅閫外卷云根。
    逐遷屬吏隨賓列,撥棹扁舟不忘恩。

    8 《尚德緩刑書》 兩漢·路溫舒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
    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

    古文觀止諷刺

    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 《悼亡秘書》 宋·方逢振

    翠華東南來,奎聚屬吳域。
    分王百馀年,靈光赫天德。
    龍文發南源,圖書粲東壁。
    誰折天罅開,猝忽正氣泄。

    11 《龍學尚書新安侯羅公挽詞》 宋·范成大

    今代丹臺籍,頻年綠野居。
    鐵冠真御史,革履舊尚書。
    短世浮云盡,平生半稿余。
    人言公不朽,蘭玉照前除。

    12 《鄭少融尚書初除端殿,以書見及,賦詩為賀》 宋·范成大

    敬老尊賢大政初,速郵響動報新除。
    即從光范開門館,先向文明直殿廬。
    後日沙堤新宰相,當年革履舊尚書。
    鋒車若向吳中路,應記南山有荷鋤。

    13 《初秋書感》 宋·陸游

    流年冉冉不容追,余息厭厭只自知。
    馬革裹尺違壯志,鹿門采藥卜幽期。
    林蟬委蛻仙何遠,巢燕成雛去已遲。
    觸事爾來多感慨,北窗閑賦早秋詩。

    14 《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 宋·司馬光

    {左革右闌}矢迎山驛,軺車下帝臺。
    夜看牛斗分,應有使星來。

    15 《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宋·梅堯臣

    昔在洛陽時,共游銅馳陌。
    尋花不見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鎖塵埃,空壁斗蜥蜴。
    楸陰布苔綠,野蔓纏石碧。

    16 《書觸目》 宋·晁說之

    山以石得名,土惟山之賊。
    如何云此山,土石相充斥。
    土上而石下,無良躋有德。
    土實最下底,位高忝厥職。

    17 《自和因思國史燕穆之傳稱其知明州革輕悍斗爭》 宋·晁說之

    燕公未肯祖虛無,悍俗歸仁舉國書。
    莫道邦人都背德,壁間猶有海潮圖。

    18 《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 宋·蔡襄

    吾友守道氣剛勁,丑邪扶直出天性。
    意高身賤無所發,胸中事事先后併。
    襄嘗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為得正。
    忽聞魯士李山英,移書告之要力行。

    19 《書皇極經世后》 宋·邵雍

    樸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歲月易遷革,書傳難考詳。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五伯仗形勝,七國爭強梁。

    20 《觀書吟》 宋·邵雍

    吁嗟四代帝王權,盡入區區一舊編。
    或讓或爭三萬里,相因相革二千年。
    唐虞事業誰能繼,湯武功夫世莫傳。
    時既不同人又異,仲尼惡得不潸然。

    * 關于書革的詩詞 描寫書革的詩詞 帶有書革的詩詞 包含書革的古詩詞(163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